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

ID:36747773

大小:299.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_第1页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_第2页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_第3页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O卷第7期哈尔滨学院学报Vo1.3ONO.72009年7月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Ju1.2009【文章编号]1004-5856(2009)O7Ol3—-04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简圣宇(广西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22)[摘要]作为哲学、美学发展史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主体问性”对哲学和美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杨春时教授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并建构起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架构。但作为一种仍在发展中的理论,“主体间性”理论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

2、善的地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主体间性”产生的现实依据或者理论依据。[关键词]主体问性;依据;先验;实践【中图分类号】B016:101[文献标识码】A“主体问性”是当代和当下哲学、美学发展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和美学,关注的是主史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课题。所谓“主客二元关系,忽视了存在的更本质主体与主体体间性”(Intersubjeetivity),即是所谓“交互主之间的相互关系。(3)而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体性”,它打破了主体的孤立状态,建构起了多转向主体问性,它屏弃了实体论,也屏弃了建筑个

3、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再是某个于实体论基础上的认识论。它认为存在不是实主体的独语,而是努力关注“主体与主体”的关体性的,而是生存性的;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系,确认自我主体、他人主体,以及世界主体之把握,而是主体与主体问的对话和体验。因此,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原来的孤立主体变为交互主体,存在也成为了在我国当下美学界,致力于“主体间性”理主体间的共同存在。现代西方美学具有主体间论研究的有盛晓明、金元浦、张弘和李咏吟等学性,它强调审美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者。其中投入精力最大,建构理论体系最

4、完整,沟通、融合,是对世界的人性的体验。存在主义成果最为丰硕的是厦门大学的杨春时教授,他美学、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以及哈贝马斯细致阐述了西方哲学和美学所经历的“前主体的交往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都不同程度地性——主体性——主体间性”演变过程,即:转向了主体间性。⋯(1)古希腊哲学是实体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作为近代启蒙运动的产物,主体性哲学实体性,因为在这种哲学中,存在被当作实体,美现了“人的解放”。启蒙运动中,理性的光芒照成为实体的属性,审美被看作对实体的模仿。亮了愚昧、无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

5、长期黑暗。(2)近代西方哲学转向认识论,高度崇尚理性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秩序化以及思维精神,甚至神化理性精神。它认为审美是感性模式的理性化,把作为“我思”主体的人,从藐认识,包括情感体验也被纳入感性认识范围。视个体生命的实体本体论哲学和神学中解放出这种认识论的主体性哲学和美学是建筑在主客来,由被动的、渺小的状态,跃升为主动、自由、【收稿日期]2008—11—23[作者简介】筒圣宇(1981一),男,南宁人,讲师,厦门大学200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管理和审美文化研究。14哈尔滨学院学

6、报自觉的“自然界的立法者”。域,从而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然而,主体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主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客二分”、“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它对现代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性的到来欢呼雀跃,却没有对社会现代性进行(1)社会学(包括伦理学)的主体间性是指应有批判和反思,这使得奉行它的人。在获得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涉到人世界的主体性地位之后,又陷入唯我论的迷雾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其最早在之中。伦理学领域内提出,近现代后则扩

7、展为更为广一.方面,人类过分强调自我主体对客体自泛的社会学领域。像康德、黑格尔直至马克思、然的征服、改造,把自己当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哈贝马斯等都在社会学领域涉及到主体间性问“中心”,自诩为“世界的绝对的主人”,导致“人题。(2)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问性意指认识主体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出现,主张“一切以人类的之间的关系,它关涉到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最早涉及到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是现象学大安排整个世界。人有权任意支配、统治、处置一师胡塞尔。但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是

8、在先验切非人类的自然物。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为了人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的,只涉及认识主体之问而存在的,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是决定其他自然的关系,而不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因物是否具有存在价值的尺度”。此只是认识论的主体间性。(3)本体论的主体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批判反思自己和自己间性意指存在或解释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的创造物,以及作出相应变革的速度总是落后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于科学技术发展,结果“工具理性”在主体性发间的交往、理解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展的过程中,从人类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