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

ID:36743250

大小:1004.83 KB

页数:161页

时间:2019-05-14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_第1页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_第2页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_第3页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_第4页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高岗黄志龙柳广弟刚文哲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内容提要本书论述了含Ⅰ型有机质、富硫有机质和Ⅱ2型有机质的碳酸盐岩加水热模拟条件下固体有机质和油气的演化特征,提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碳酸盐岩生烃机理与成烃模式,分析了碳酸盐岩不同组成部分的油气生成与运移特征,对碳酸盐岩烃源岩油气生成量进行了计算。本书可供从事油气勘探的地质工作者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高岗等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8ISBN7-5021-3078-0Ⅰ.碳⋯Ⅱ.高⋯Ⅲ.碳酸盐岩油气田-矿床

2、成因论Ⅳ.P618.130.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0)第68256号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100011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北京施奈德自动化录入排版中心排版北京密云华都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787×1092毫米16开本10.5印张255千字印1—10002000年8月北京第1版2000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ISBN7-5021-3078-O/TE·2359定价:19:00元序油气的生成是石油地质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着手进行油气的生成模拟实验研究,直到70年代末,几乎都是

3、在不加水条件下进行的热模拟实验,如热重分析、密闭玻璃管热模拟等。1978年,M.D.Lewan开始采用密闭容器加水热解的方法进行油气生成的模拟研究,取得了较干法热模拟更接近自然界产物特征的具有说服力的模拟结果,从此,加水热模拟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生成的模拟研究中,同时也应用于排烃的热模拟研究中。我国在80年代末以前,基本采用的都是干法热模拟,80年代末,部分研究者开始采用加水方法进行烃源岩的油气生成热模拟研究,并将热模拟结果应用于油气勘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泥质岩的加水热模拟实验已做了大量工作,并已有专著问世,但对于碳酸盐岩的加

4、水热模拟成果目前还较少见到专门著作。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重要的烃源岩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油气来源于碳酸盐岩烃源岩,如美国南弗罗里达盆地白垩系、得克萨斯州中南部白垩系、加拿大西部阿尔伯达盆地中泥盆统、哥伦比亚中马格达莱纳盆地上白垩统、澳大利亚奥菲瑟盆地东部寒武系和波斯湾盆地中下白垩统的碳酸盐岩等都有大量碳酸盐岩烃42源岩的分布,而这些盆地几乎都是全球重要的含油气区。我国有近300×10km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在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已经发现了来源于碳酸盐岩的油气。但我国目前发现的源于碳酸盐岩的石油只占全国探明石油储量

5、的1.5%,天然气也只占50%弱,油气探明储量与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极不相称,故加强研究我国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生烃潜力、油气生成模式等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国的碳酸盐岩有机质成熟度一般较高,大多达到了高过成熟的演化阶段,很难单靠自然演化剖面的方法进行研究,因而采用室内加水热模拟的方法来研究较为理想。本书作者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碳酸盐岩地质与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碳酸盐岩烃源岩加水热模拟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践,对于碳酸盐岩的油气生成和演化特征获得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已经出版了多部有关专著。本书是作者近几年来从

6、事碳酸盐岩烃源岩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系统总结,该书的出版可喜可贺。可以认为,该书的出版对于碳酸盐岩油气生成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能为加速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助一臂之力。值得指出的是,本书的作者主要是一批年华正盛的年轻人,他们在郝石生教授的指导下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说明我国年轻一代油气研究者正在茁壮成长,期望今后能读到他们更多更好的专著。戴金星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5月前言在早期,人们主要用自然演化剖面来研究油气的形成和演化特征,它采用的是实际的地质样品,所分析的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基本代表了实际的地质情况。

7、又由于固体有机质和中高分+子量(C14)的烃类在分离过程中不易损失,所以更适合于干酪根和中高分子量烃类的研究。但-岩石中的气态烃和轻烃(C14)在抽提和分离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所以该法不利于低分子量烃类的研究。就适用范围来说,自然演化剖面法适合于持续沉降的纵向上生油岩沉积相变化不大或相对稳定的地区,这样才能保证原始有机质性质基本一致,在剖面上也才能较真实地反映某类有机质随埋深或温度增加的变化情况。自然演化剖面法研究的是生油岩中的残余有机质,所以它主要研究的是生油岩残余有机质的演化特征,而不是整个原始有机质演化的全貌。于是,人们就

8、把研究煤化作用的实验模拟应用到油气生成的研究过程中来,为研究有机质演化和油气生成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在生油岩和有机质(干酪根、藻类、水生动物、油、沥青、沥青质、现代孢粉等)热演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热模拟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条件下油气生成过程的模拟、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