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

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

ID:36730265

大小:69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4

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初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武汉市梅苑学校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三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5年3月26日8:00—10:30满分:12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拼音有误的一组是()A、亢kàng奋缅miǎn怀慰藉jiè前瞻zhān后顾B、狡黠xié奠diàn定端详xiáng拈zhān轻怕重C、禁锢gù繁琐suǒ商酌zhuó众目睽睽kuíD、笃dǔ行愧怍zuò张皇huáng瞬shùn息万变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XkB1.com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

2、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A、布局配合映衬层次B、布局层次配合映衬C、配合布局层次映衬D、层次配合映衬布局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B、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等问题。C、我国石油的生产

3、,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D、中东部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量大等因素造成的。http://www.xkb1.com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②《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⑤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

4、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A、①④③⑤②     B、④①③②⑤     C、③①②⑤④   D、④①②⑤③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古琴台考古琴台,原名伯牙台、碎琴台,座落在武汉市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之畔。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两个知心朋友,一名伯牙,一名钟子期,他们“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左传》中记载以伯为姓的楚人,只有一个伯州犁,伯牙或许是伯州犁家族成员。伯牙的才气确实非同寻常,《荀子•劝学篇》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

5、本味》和《列子•汤问》中均有记载。《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钟子期作为一个民间的樵夫为何有如此高深的音乐造诣呢?据《吕氏春秋》与《左传》的记载,钟子期是楚国司乐世家出身的司乐之官钟仪的后人,钟子期是否当过乐尹或是司乐之官,史书没记载。但在盛行世官世职的先秦时代,作为乐尹后人的钟子期,很有可能承袭过世职,他或许是一位隐居田园的

6、乐尹。据《吕氏春秋·精通篇》记载,钟子期还善辨磬音,能从磬音中听出击磬者的心情来。古琴台最初并非建在此地。根据《警世通言》“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描述,古琴台应在汉阳马鞍山下不远的水边,碎琴山应是马鞍山江边钟子期坟台的山地,今日琴断口(汉阳汉水上游一小镇)就是当年伯牙停舟抚琴,被钟子期听到琴弦突然断了的渡口。因为原处常发洪水,道路不通,钟子期的故居,就这样从马鞍山下的钟家庄移到龟山脚下的钟家村,琴台也随之迁到龟山脚下的月湖之滨。古琴台始建于何时说法亦不一。《皇宋书录》认为是北宋。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梁简文帝就写了《登琴

7、台》一诗:芜阶饯昔经,复想鸣琴游,音客万春在,高明千载留。可见琴台的历史可追溯到1400年之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琴台历经兴废。它在清代得到重修时,规模是相当气派的。如清熊宪成《重修伯牙琴台赋》中所描述的:“其台之选材也,铜柱柏梁;其台之结构也,龙翔凤舞;其台之壮丽,如华章之巧而精;其台之整饬,如测景之雄而古。”可惜千载楼台,在辛亥首义阳夏战争中化为瓦砾。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予以复修;抗日战争时,古琴台又被摧毁,断壁残垣,荒草离离,满目凄凉。现在的古琴台是1957年全面修葺一新的。其中有很多艺术珍品,如琴台碑

8、廊,而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岭南宋湘的琴台题壁诗,其文词、书法、镌刻都是上乘的,可谓“一碑三绝”。   宋湘曾任湖北粮道。他游览琴台,欲吟诗抒怀,却没带大笔,于是束竹叶代笔,饱蘸浓墨,在壁上写了如下诗句:“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到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