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

ID:36722410

大小:342.1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4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_第1页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_第2页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_第3页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_第4页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二期4212015年5月頁421–427《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黃進興著,臺北:允晨文化,2013年1月。455頁。劉繼堯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黃進興(下文簡稱:黃氏)的研究相當廣泛,專著有《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聖賢與聖徒》、《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等。論文有〈梁啟超的終極關懷〉、書評〈「文本」(text)與「真實」(truth):試論德希達(Derrida)對傳統史學的衝擊〉等,著作甚豐。其研究主要圍繞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及史學理論三大範疇。關於《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下文簡稱:《從理

2、學到倫理學》),黃氏自言:「『上篇』旨在探索清末民族時期道德意識的轉化,前此所鋪陳思想的課題,均為特殊脈絡所設計的對比背景,美其名則是『理念型態』(idealtype)的手法。職是之故,並非一部近世倫理學史。⋯⋯『下篇』,收入數篇延續性文1章,大多攸關孔廟文化的研究,尤其側重宗教性的議題」。可見此書之重點,較有系統論述者為上篇。下篇可視為補充性的散論。故先述下篇。下篇冠名為「儒教的反思及其他」,共收錄六篇文章:1.〈研究儒教的反思〉、2.〈清末民初儒教的「去宗教化」〉、3.〈荀子:1黃進興:《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序言》(臺北:允晨文化,2013年1月),頁3–

3、4。422孔廟從祀的缺席者〉、4.〈蛻變中的「思想史」:一個史學觀點的考察〉、5.〈以序為書:評介《朱熹的歷史世界》〉、6.〈師門六年記(1977–1983)〉;二篇附錄:〈克裡歐的學徒(黃進興口述/陳菁霞訪問整理)〉,〈把握儒教的歷史真實不能僅僅從經典出發(黃進興口述/李純一訪問整理)〉。首三篇文章圍繞孔廟而展開。在〈研究儒教的反思〉一文,黃氏開宗明義指出,其研究是通過孔廟來分析儒教的宗教性格,不專注經義的爭論,而是集中於由孔廟所展現的空間實踐。據黃氏之考察,清末以後對「儒教非宗教」這觀點,是基於:一,以傳教士所引入,以救贖靈魂為主旨的基督教作參照,注意其私人宗教特徵,而忽略了

4、儒教的公共宗教性質。二,忽視帝制時期,儒教曾發揮的宗教角色與功能。三,宗教一詞成為貶義,於是希望儒教為非宗教,或予以改造為非宗教。黃氏提出,儒教具有公共宗教性質,但其主要參與者為官員及儒生,有強烈的排他性,是以遠離一般民眾。黃氏在〈清末民初儒教的「去宗教化」〉描述了儒教從國家宗教解體為非宗教的過程。這過程存在二條路線,一是借基督教的模式,重構孔教。一是解構孔子的宗教性質,並代之以世俗化的學者專家,所謂反孔子運動,是由科學主義及政治事件所引發。文末,黃氏對現代新儒學的發展感到憂慮。一方面,現代新儒學指出儒學「既內在又超越」的宗教性質,儒學在知識化及學院化。會否回到儒教過去遠離民眾,

5、曲高和寡的時光,與脫離實踐社會。另一方面,現代新儒學雖然指出其宗教性質,但無實踐的宗教之體,成為無處掛搭的精神。〈荀子:孔廟從祀的缺席者〉一文,縱論荀子之歷史地位,自漢代起荀子雖屢受批評,但仍享配孔廟,自明代嘉靖才被罷祀。這代表了從祀的準則,為傳道之儒,即傳理學的孔孟之道,非傳經之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儒。直到清代,由於考據學、諸子學和禮學的興起,荀子重新受到注目。可是西學東漸、今古文之爭,批孔運動等事件,使荀子再次成為批評對象。黃氏認為荀子從祀的問題,反映了道統觀的變遷、儒生們對荀學的異解及政治力量的介入。423〈蛻變中的「思想史」:一個史學觀點的考察〉一文,回顧西方「思想史

6、」的歷史,從「思想史」的興起,以及方法論的爭辯,諸如外在理路與內在理路、意識與心理分析、分析與敘述等,黃氏都有扼要的析述。〈以序為書:評介《朱熹的歷史世界》〉與〈師門六年記(1977–1983)〉均與余英時有關。前文,黃氏指出其師余英時,發前人所未發,書寫了朱熹理學背後的現實關懷,結合文化史與政治史。展現理學對現實的關懷,又非將理學約化為政治問題的延伸。後文,是黃氏在美國求學時,師從余英時及史華慈的記錄。附錄是兩篇訪談錄,關於黃氏的求學生涯、研究重心,以及對現行學界的意見等。上篇《從理學到倫理學》共有七章,分別為:第一章「前言」,第二章「理學的黃金時代及其餘蘊」,第三章「理學家的

7、道德觀—以《大學》、《近思錄》與《傳習錄》為例證」,第四章「太平天國的挑戰與義理的再興」,第五章「追求倫理的現代性:梁啟超的『道書評德革命』及其追隨者」,第六章「清末民初道德意識轉化道德幾點觀察」,第七章「總結」。第一章為前言,交代上篇主旨以及各章大意。第二章,黃氏扼要地敘述理學的興起過程,以及政治與思想之間的互動。即使到了考據學大盛的清代,理學之影響力仍然不能小觀,道德上依然是宗於理學。黃氏在此章,交代理學成為中國近數百年道德思想的主流。以此為背景,開展從理學到倫理學的過渡。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