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19614
大小:1.4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越调七擒孟获的风格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4期阅江学刊No.42009年12月YuejiangAcademicJournalDec.2009·语言文学艺术研究·越调《七擒孟获》的风格特征———兼论河南越调的发展趋向吴彬(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摘要:越调《七擒孟获》是申凤梅生前排演的最后一部“诸葛亮”戏,其风格归于内敛蕴藉,并引领了越调未来的走向。这种风格特征一是得益于唱词内在的张力,二是得益于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层开掘。关键词:越调;七擒孟获;内敛蕴藉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09)04012904越调《七擒孟获》是著名越调大师申凤梅先滞的,它还要不断的完善、丰富和发展。而这种不生生前排演的最后一出“诸葛亮”戏。申凤梅先断的完善、丰富和发展,必须靠不断的创作实践来①生以挥洒自如的表演和炉火纯青的唱腔再次征服实现。”申凤梅是深谙艺术之道的。所以,在排了广大观众,更以其刻意求新的创作理念实现了演《七擒孟获》之初,她就对导演表示,不愿意“每对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阐释。该剧从1993个戏的诸葛亮都是一种情调,一成不变”,而要有②年开始排演至今已有十六年之久。在这十六年新的突破。演出实践证明,该剧不但在“诸葛戏”中,随着河南越调的发展,它的意义与价值日益凸中有了突破,而且以其鲜明的风格特征屹立于越显,而它所形成的风格特征无疑指示并引领了越调舞台,成为越调的保留剧目传唱不衰。调未来的走向。与以往的“诸葛戏”相比,《七擒孟获》最明显风格特征是判定一个流派的重要因素。半个的特征就是内敛蕴藉的美学追求。这种风格的形多世纪以来,申凤梅以其高亢激越的演唱风格开成,既是越调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也创了“豪放派”(即“申派”),与毛爱莲开创的“婉是该剧本身彰显出的魅力。约派”(即“毛派”)形成双峰,并峙于河南越调舞一、唱词内在的张力台上。这种由风格特征所产生的群体化行为不但强化在演员的意识与行为中,而且对观众的接受中国的地方戏曲,因其对表演艺术的刻意雕心理也影响深远,几乎成为一种刻板。琢,在剧本的文学性上不甚追求。由于剧作本身“一种流派一旦形成,它的艺术风格就成为了文学性的缺乏而造成情节的松散以及唱词游离剧一种规范,然而这一规范只是相对的,是不应该凝情与人物的现象更是普遍。何为文学性,我比较收稿日期:2009-10-20作者简介:吴彬,男,河南许昌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戏剧史和地方戏研究。129 阅江学刊:2009年第4期赞同吕效平的观点:“所谓文学,包含情节的艺术点。从腔词关系来看,这段唱共有16句,上韵句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不能说凡有情节都是文与下韵句字数或等或不等,或“五字格”,或“十字学,只有把一个具有一定长度的完整故事有个性、格”,或超出戏曲词格的限制接近二十个字。这种有技巧地叙述出来,才是达到了文学的高度。同参差错落的词格搭配,很好地传达了人物当时的样地,不能说凡使人物张口说话都是文学,只有把心绪。从该段唱来看,前两句是整齐的“十字③话说得有风格,才达到了文学的高度。”格”,是在叙述战局。看似平静地叙述,但是由于《七擒孟获》是越调剧种与文学拥抱之后的“夜风”、“悲笳”、“月昏”、“星暗”这些冷色调词可喜收获。就情节而言,该剧高度整一,始终围绕语的嵌入,很自然地打破了人物内心的平静。“顷着“擒”与“纵”这条主线设置矛盾冲突。但它又刻间战云起警报来传”,这便暗示了人物思绪的纷最终服从于最高任务,那就是诸葛亮“但求睦邻与繁。因此,第三句虽然在形式上是“十字格”,但久安”的政治理想。为了“边关和好永安宁”,诸在演唱中,申凤梅有意打破了“十字格”的限制,葛亮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决策,始通过垫字(“他”)把这种情绪的涌动推衍了出来。终不忘要“以德服人”,每次的“擒”与“纵”也都是而从第五句开始就完全冲破“十字格”限制,通过为了换取孟获的诚服。正是确定了这一最高任句式的延长把情势的危急烘托了出来。第七到第务,从情节的处理来看,剧名虽是“七擒孟获”,但十句,是整齐的“五字格”句式,形式短小。申凤剧作却砍去了前四次战役,只留下“兵战擒龙梅在演唱中也就短促有力,既传达了军情的紧急,岭”、“智破诈降计”、“火烧藤甲兵”三个“擒孟”场更显示出一位政治家的沉稳。从第十一句开始,面。这三次的“擒”与“纵”,集中展示了诸葛亮为这种短小的“五字格”再次被冲破,先是每韵十四求“睦邻与久安”所耗费的苦心。在“擒”与“纵”字一句,然后又归于“十字格”。这样,在简短的这紧张的外部冲突背后,却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冲几句唱中人物内心经过几度波澜和深思之后又归突。这种心灵冲突在独唱、对唱中充分展现了出于平静。在一张一弛一冷一热中人物性格凸显。来。特别是独唱,以其表面的平静暗含着内心的而正是在这种唱词和唱腔的设计中,越调“诸葛波澜。诸葛亮第一次出场,有一段精彩的唱段:戏”显得更具历史的凝重感。正是这种凝重感催①“披烟瘴仰七星巍然天象”。这段唱共有26句,生出一种内敛蕴藉的风格。前六句叙述朝中变故(刘关张命丧,诸葛亮扶保后二、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层开掘主),第七句一转引出当前形势:“小雍垲诱孟获兴风作浪”。雍垲之辈兴风作浪,本不在诸葛亮话对角色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申凤梅对导演提下。但是第九、十两句却唱道:“扶汉室征曹魏志出的明确要求。在排戏之初,申凤梅就曾对导演在北上,出汉中伐中原早定主张”。这样话题就又高牧坤讲道:“把你请来,一方面帮我把握此剧诸回到了第六句“扶幼主竞三分誓报先王”。如此葛亮的基调,赋予人物更多的感情色彩;一方面把一来,雍垲之辈兴风作浪问题也就严重了。所以,京剧高超的武打和精细的做工技巧吸取过来,丰④从第十句开始,话题又转了回来:“我诸葛用兵策富越调艺术的表现能力。”这种对角色内心世界谨慎为上,为免除后顾忧先定南疆”。这十几句唱的开掘,一是通过唱腔,二是通过表演。词都是“十字格”的形式,每两句一递进,每两句与以往的“诸葛戏”相比,《七擒孟获》剧的唱一转折,在不断回还转换中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段亦很吃重,单就诸葛亮的唱段就有十二段。在这种张力深化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推这些唱段中,申凤梅一改之前“诸葛戏”中那种高进和战局的进展,这种张力越发明显。在“夜风疾亢激越的豪放气派,而追求一种低沉厚重苍劲豪悲笳鸣月昏星暗”一段唱中,这种张力达到了顶迈的恢弘气象,内蕴一种历史的沧桑。“于豪迈中130 吴彬:越调《七擒孟获》的风格特征显出朴拙,苍劲中含几多真情”,使得人物“更有通过低沉厚重的唱腔和朴实自然的表演传达了出⑤感情色彩”。从客观上讲,这种风格的转变固然来。这种风格是一以贯之的。从“披烟瘴”诸葛与申凤梅晚年身体素质有关,但也是主观上的追亮出场定下基调,到最后“祭江”一场推向高潮。求,是情境的需要。以“七擒孟获”为起点,正是“祭江”一场有一段很长的排比句式,申凤梅采用诸葛亮施展自己的抱负、成就理想、一统汉室江山了自由的“飞板”板式,通过排比润腔一层层推的开始,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踌躇满志的时候。进,使得人物情感逐步得到升华。但是诸葛亮现在面临的却是内忧外困的局面。申凤梅的表演,一向是朴实自然。她没有大刘、关、张都已命丧,而雍垲又煽动孟获兴风作浪。幅度夸张的动作,总是力求简洁细腻,稳重而不沉南疆问题尚未解决,北面又有司马懿犯境。军情闷,洒脱而不轻飘。这种倾向在她晚年表现得愈火急,主帅心中不安。而在此次与孟获对阵中,一加明显。《七擒孟获》剧中的表演可以说是挥洒边是孟获不肯诚服,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战,“到如自如、炉火纯青,已臻化境。在“火烧藤甲兵”之今未拨动孟获心中七寸弦”。在蜀汉这边,“将士后一场,诸葛亮出场,舞台亮相是背对观众良久作们对孟获纷纷喊斩”,并不明白丞相的一片苦心。静思状。同时,背景伴唱:“烧藤甲众三军欢腾一诸葛亮此次用兵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为的是“一片,却怎知丞相他阵阵隐忧在心间”。这种舞台调战和人心向”,他坚持的是“王者师贵攻心不杀为度,通过静态的表演却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物内心上”,他看重的是,小孟获“不顾自己生与死,虑的的不平静,似波澜滚滚,似江河滔滔。在该剧中,是彝家百代安”。为了能够达到“睦邻与久安”的申凤梅很善于运用眼神来传达信息。在“智破诈目的,诸葛亮对孟获给予了博大的宽容。降记”一场,当祝融夫人计败之时,诸葛亮命令赵申凤梅的唱腔,素来是跌宕起伏,富于变化。云将计就计六擒孟获,临行交待:“万万不可伤害她擅长使用垫字,常常偷字闪板,或唱中带笑,或孟大王的性命”。这时,申凤梅的表演是左手轻牵唱中带说,唱腔极富韵味和感染力。在“披烟瘴”右手袖口,右手中的羽扇轻压左腕,面向赵云,眼一段中,她先后使用了“慢板”、“流水”、“乱弹”、神向右首祝融站立的方向轻轻瞟了一下,又转向“续子”四个板式。由“慢板”转入“流水板”,这是赵云,在“违令者斩”说毕,上眼皮微向下合。这越调音乐的内在规定性,是一种“不变”。但申凤里的一“瞟”、一“合”,既暗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梅的可贵之处是能够在“不变”中求“变”。相对家的大度沉稳、作为军事家的神机妙算,也传递出“慢板”来说,“流水板”的腔调显得灵活一些,可内心对孟获夫妇始终不肯归附的惋惜无奈之情。以加衬字,亦可以重复唱。在这段唱中,申凤梅或另如在“关索被押”一场,让关索为孟获摆宴送行在句中加人称代词(“他”、“我”),或在句尾加语前后的眼神,非常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气助词(“啊”)。通过句中加衬字以积蓄力量,通及其为求孟获诚服的良苦用心。过句尾加衬字以延长语势,把声音托住,把情感申凤梅一生曾塑造过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送出。的七个诸葛亮形象,但每次都不重复,都有新的创高牧坤在回忆排戏期间跟申凤梅的接触时造。在《七擒孟获》剧中,申凤梅以自己对人生和⑥说:“她想得那么多、那么深,又是那么具体。”这角色的深刻体验很好地把握住了人物基调,把一种评价是基于对申凤梅本人的了解和熟悉而发个真实生动、有血有肉的军事家及政治家的诸葛的。作为越调的领军人物,申凤梅深知自己在越亮成功地塑造了出来。“她的唱腔和表演,由繁走调剧种中的份量。对诸葛亮形象的把握,有她自向简,由激情走向深厚”,“真正达到了美学层面⑦⑧己的人生体验。这个戏融入了申凤梅本人太多的上的‘不温不火’,恰到好处”。人生感喟,人物的心绪是悲凉的,这种悲凉的心绪越调的发展,浸透了申凤梅毕生的心血。申131 阅江学刊:2009年第4期凤梅的一生,参与并见证了越调艺术的改革。她曾总结说:“我的唱腔观众之所以能够接受和爱注释:听,关键是根据剧中人物性格的要求,进而在传统①涂沛.中国戏曲表演史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35.唱腔板路的基础上,吸收兄弟剧种唱腔的精华,使②④⑥高牧坤.古韵时情见精神———有感于排练场上的申凤梅⑨之融为一体,给观众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长[J].中国戏剧,1993(8):52-53.期的摸索与实践中,申凤梅由“唱声”到“唱情”,③吕效平.戏曲本质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3.使得越调这个古老的剧种由“草台”时期的粗放⑤孔祥荣.越调泰斗申凤梅[M].广州:岭南文艺出版社,逐渐归于内敛,富于韵味,蕴藉深远。从申凤梅逝1998:138.⑦侯耀忠.人民艺术家———申凤梅[N].河南日报,1997-08-世后河南省越调剧团排演的《申凤梅》到《尽瘁祁30(1,4)山》,再到如今的《三探老子》,这种倾向逐渐明⑧侯耀忠.试论申凤梅对三国历史剧的贡献[J].河南教育学院晰,这种风格也日益成熟,并且成为河南越调发展学报,2007(4):1-7.的基本趋向与主流。从申凤梅对老越调的改革,⑨段荃法.申凤梅传———从流浪艺人到艺术家[M].北京:大众到如今申小梅所走的路子,《七擒孟获》留给我们文艺出版社,2003:138.值得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TheStylisticFeaturesofCapturingandReleasingMENGHuoSevenTimes———OntheTendencyofDevelopmentofYuediaoOperainHenanProvinceWUBin(SchoolofLiberalArt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Abstract:TheCapturingandReleasingMENGHuoSevenTimesofYuediaoOperaisthelastoperaonroleofZHUGELiangplayedbySHENFengmei.Thestyleisrefinedandrich,whichleadsthefuturetrendofYuediaoOpera.Thestylisticfeaturesbenefitfromnotonlythetensioninthelibrettobutalsotheprofoundcomprehensionoftheinnerworldoftheroles.Keywords:YuediaoOpera;CapturingandReleasingMENGHuoSevenTimes;refinedandrich〔责任编辑:渠红岩〕13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