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ID:36719134

大小:6.40 MB

页数:263页

时间:2019-05-14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1页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2页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3页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4页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中文摘要自1990年以来,以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第一次超过对其他产业的投资为标志,美国首开知识经济革命的先河,首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并以较强的知识竞争力成为头脑强国,主导全球知识经济。2002年,英国的罗伯特·哈金斯协会(RobertHugginsAssociates,RHA)建立了《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WorldKnowledgeCompetitivenessIndex,WKCI)首次对全球经济体的知识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度量和分析,并提出了“知识竞争力”的新概念:创造新的想法、思想、程序和产品,并且把它们转化

2、为经济价值和财富的生产力和能力。罗伯特·哈金斯协会在2002年进行的一项有关各国知识经济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在知识经济的世界排名中名列第一。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对美国形成挑战。深入分析,美国赖以强大的主要因素就是其强大的知识竞争力,美国的知识企业在全球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赶超美国的唯一途径也是发展知识经济,增强国家的知识竞争力。创新型城市(或地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石。WKCI所遴选的地区多数属于目前公认的一些“创新型国家”,基本囊括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的,我国入选地区的排序结果基本

3、符合我们目前的创新实力。在2005年的综合评分中,我国大陆入选的4个地区始终位居110位之后,基本体现了我国大陆目前的知识经济发展水平,表明我们仍处在加速工业化的阶段。2006年年初,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这是我国从模仿创新发展到自主创新阶段的必然选择,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也就是提升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将国家技术立国战略向国家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转变,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竞争力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区域、企业/组织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国内

4、外学者对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是对知识竞争力来源、国内外知识竞争力测评体系与模型的研究。研究流派众多,观点不一,特别是国际三大竞争力指标体系在对“知识能力”的测度理念与方法上存在分歧,国内关于知识竞争力相关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基本是描述性的,缺乏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本文试建立一个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为区域知识I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竞争力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做出一些贡献。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前言。介绍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动态、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

5、章,知识竞争力的概念框架。分析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区域知识竞争力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章,归纳知识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管理学理论基础。本章将为区域知识竞争力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其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构建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本章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提出知识竞争力的命题,给出基本假设、假设验证与结论。其中,创新性地提出了知识社会的竞争力命题、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增长模型、知识生产率的测度与提升方法。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区域知识竞争力理论形成的基点。(2)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6、包括基于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知识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最后将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归纳为六大要素:区域知识资本、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区域知识转化能力、区域金融资本、区域知识基础设施、区域知识经济产出。(3)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确定。包括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以及指标体系。(4)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模型分析。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区域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模型。(5)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步骤、权重确定方法、数据采集方法

7、、数据处理方法。第五章,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对2006-2007年度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竞争力指数的测度与评价。具体包括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竞争力指数的总排名、六大关键要素的排名、各分指标的排名,并对我国部分区域的知识竞争力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第六章,主要结论、建议与展望。包括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升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策略、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经济学方法与管理学方法的综合。在构建区域知识竞争力概II中文摘要念与理论框架时,主要运用了内涵解析法、假设与假设验证法、比较法与分析法、归

8、纳推理法、模型法;在测度与评价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时,主要使用了加权综合计量法、概率统计法。本文的研究结果有:(1)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定义了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了知识社会中知识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命题;建立了知识资源的开发模型、知识资源增长模型、区域知识竞争力模型;确定了影响我国区域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