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08412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联合用药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严重心衰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联合用药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严重心衰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室间壁缺损患者严重心衰的临床分析。方法取前列地尔、赖诺普利、三精司乐平联合用药治疗。结论对患者做到联合用药,降低循环血量和左心室的负荷。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随访5个多月,患者情况可做简单的家务,未再住院治疗。【关键词】药物治疗心衰临床分析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单独存在,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
2、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笔者在进修期间收治1例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先天性心脏病—巨大室间隔缺损患者,出现严重心衰,采取前列地尔、赖诺普利、三精司乐平联合用药治疗,使心衰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女性
3、,43岁。汉族,已婚。患者于2005年怀孕后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行心彩超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混合型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直径达40mm,肺动脉压115mmHg,建议手术,患者拒绝行手术治疗。患者反复出现心衰症状,均用药物给予控制,心衰症状频繁出现且呈进行性加重。来医院行心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混合型室间隔缺损、右心大、肺动脉重度高压,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建议药物控制,长期服用地高辛、卡托普利等药物。效果不明显,心衰发作较频繁。后入院,根据症状、体征,给予强心、利尿控制心衰后,前列地尔静滴,0.2g/次,1次/日
4、,3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同时口服赖诺普利,10mg/次、2次/日,三精司乐平,4mg/次、2次/日,地高辛,0.25g/次,1次/日。患者至今未再出现心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紫绀面容明显纠正。复查心彩超示:肺动脉压降至95mmHg。2讨论4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卜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re
5、model-ing人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左心室的压力通常高于右心室,对于室间隔缺损病人,肺循环血流量明显高于体循环血流量。由于肺循环血流量持续增加,并以相当高的压力冲向肺循环,致使肺小动脉发生痉挛,肺小动脉压力增高,形成所谓的“动力性肺动脉高压”。随着时间延长。肺血管内皮受损,产生多种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
6、血栓素Az,肺小动脉中层和内膜增厚,肺小动脉阻力增加,左向右分流量反而减少,最终形成梗阻性肺动脉高压,导致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心脏的负荷加重,血液中的含氧量显著减少,出现心力衰竭,杵状指,口唇、指(趾)甲紫绀[4]。本例患者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时机,只能用内科保守治疗,控制病情恶化。由于患者病程长、体质弱、耐受力差等自身因素。临床医生在用药上不能达到患者的最佳疗效,病情反复加重。这次我们对该患者在强心、利尿纠正心衰、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基础上,运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生成,有效地降低血液黏稠度
7、和减轻肺动脉高压;赖诺普利属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浓度降低,升高血浆活性。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和血管阻力下降,从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和运动耐受时间;三精司乐平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于平滑肌的钙通道。主要扩张周围动脉,减少外周阻力,改善受损左室的舒张功能。对患者做到联合用药,降低循环血量和左心室的负荷。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随访5个多月,患者情况可做简单的家务,未再住院治疗。4参考文献[1]秦永文主编.现代心
8、血管药物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450.[2]黄洁夫,龙启才、肖建初主编:新药物手册·福建科学出版社,244.[3]黄洁夫,龙启才,肖建初主编:新药物手册·福建科学出版社,246~247.[4]毛焕元,曹林生主编.艾森曼格综合征·心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98~89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