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

ID:36705520

大小:902.6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10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_第1页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_第2页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_第3页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_第4页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目录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1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概述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3有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4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1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向土壤系统转移,并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汇集、残留于土壤环境中。据统计,我国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面积达上千万公顷,其中矿区污染土壤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壤约500万公顷、固废堆放污染土壤约5万公顷,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引入生态修复的必要性:目前,尽管在污染

2、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方面有一定进展,并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是,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污染场地的理化性质,甚至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轻的土壤基本上难以应用和奏效。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应用生态修复的方法和技术,从生态学原理的高度解决污染环境特别是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生态修复的概念生态修复(ecologicalremediation)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广义的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等)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

3、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和技术再造,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二、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概述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多学科交叉生态修复的特点严格遵循循环再生、和谐共存、整体优化等生态学原理3、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主要方式4、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的区别和联系概念生态修复生态恢复不同点英文名称EcologicalremediationEcologicalrehabilitation受损生态系统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物理破坏生态系统直接作用与目标清除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建立一个或一群物种,作为恢复生

4、态系统的基本框架动植物状况不一定种植多样的当地植物种植多样的当地植物,而且经常需要补值大量植物物流与能流状况物质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相结合生态过程特点保证污染物去除的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共同点采用生态学原理人工方法为主,自然恢复为辅部分地返回到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最终目标是为当地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核心:植物修复1、植物修复概念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是指以植物忍耐和超量富集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

5、系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狭义的植物修复技术就是指利用植物清除或固定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2、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衡量标准①临界含量特征:Zn、Mn10000mg/kgPb、Cu、Ni、Co、As1000mg/kgCu100mg/kgAu1mg/kg②转移特征:植物地上部分(主要指茎和叶)重金属含量大于其根部重金属含量。3、4、植物修复的效果植物植物浓度(mg/kg)富集指数CuCdAsCuCdAs狼把草根384.300.873.411.864.830.04酸模草茎叶62.261.241.670.30

6、6.890.20蜈蚣草213.671.7561.111.039.721.21土壤样品:Cu206.50mg/kgCd0.18mg/kgAs50.40mg/kg5、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优点①在修复土壤的同时也净化、绿化了周围的环境,更易被社会所接受;②对环境扰动少,污染物在原地去除,对土壤来说属于原位处理;③植物固化技术使地表长期稳定,控制风蚀、水蚀,减少水土流失;植物修复的成本较低,可以从产生的富含金属的植物残体中回收贵重金属,取得直接经济效益。④四、有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1、微生物修复概念: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土

7、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式:①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降解;②污染物被微生物吸收至其细胞内后,由胞内酶降解2、微生物修复的种类(1)原位生物修复:在污染土壤中加入氧化剂和营养物质等,使有关的微生物繁殖并通过生物化学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如:生物强化法、生物通风法等。(2)异位生物修复:将受污染的土壤移离原地,使之与降解菌接种物、营养物及支撑材料混合,集中起来进行生物降解。如:预制床法、堆肥法、厌氧处理法等。堆肥法普通有机物+有机污染

8、物+O2+微生物→腐殖质+CO2+H2O+Q3、微生物修复效果目标污染物修复生物试验介质修复效果多环芳烃(菲)假单胞菌土壤菲降解率为62.2%苯并【a】芘真菌培养基30d后降解率可达50%爆药(TNT)真菌培养基TNT浓度为20mg/L时降解率可达50%多氯联苯(PCBs,A-50)假单胞菌培养基40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