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

ID:36705468

大小:658.1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5-10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1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2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3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4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水资源评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2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3地下水水质评价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地下水资源,既不同于固体矿产资源,也不同于地表水资源,有它自己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1、系统性和整体性所谓系统性和整体性,是指由一定的地质结构组织而成的、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整体。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1、系统性和整体性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认识从水井(水源地)评价发展到含水层、含水岩组,直到含水系统整体评价。过去,人们把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整体,人为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含水层

2、或单元,分别进行水量、水质的评价,并用这种评价结果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果导致各地争水、水质恶化、环境质量日趋下降。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2、流动性地下水资源是流体,在补给、径流、排泄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地下水资源是动态资源。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在任一地点获取的地下水量,都是以周围地段甚至整个系统的水量为代价的。那种将流经本地区(段)的地下水视为已有的资源观,显然违背了水资源流动性这一客观事实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3、可恢复性又称为循环再生性。地下水始

3、终处于流动状态,在不断接受外界水量和溶质补充的同时,也将系统内部水量连同水中所含的物质排泄出去。在天然条件下,补、排水量在多年间可以大体平衡,各地段水量和水质保持相对稳定。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如果系统排出的水量不超过某一特定值,则大部分水量可以通过外界的补给得到补偿。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4、可调节性调节性主要是针对水量而言,指地下水在系统结构的作用下,使不连续的降水和水量输入变为相对连续、均匀输出的这种自然特性。一般来说,地表水系统的水量调节能力较差,水量、水

4、位的动态变化与降水过程极为密切,滞后、延迟效应均不明显,获得的降水补给量可以快速地排出。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一、地下水资源的特点4、调节性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更具有调节性。集中的降水补给可积蓄在季节变动带中,然后缓慢释放,缓慢径流的路程效应可平抑各处来水的波动,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1)可持续利用的原则(2)“三水”相互转化,统一评价的原则(3)以丰补欠,调节平衡的原则三、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1)地下水水质评价(2)地下水水量评价(3)开采技术条件评价(4)环境影响评价(5)防护

5、措施评价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1概述§2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3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分类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采用前苏联的地下水储量分类,即分为动储量、静储量、调节储量和开采储量四类。动储量:单位时间内流经含水层(带)横断面的地下水体积,即地下水的天然径流量;静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以下含水层(带)中储存的重力水体积;调节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内重力水的体积;开采储量: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工程,能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水量,并要求开采期内不发生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不良后果。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2地下水资源量计

6、算地下水资源的分类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提出了自己的地下水资源分类,该方案于于1989年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标准(GBJ27-8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中仍执行该方案。该方案将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三类: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2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一、补给量及其计算定义:在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以各种形式和途径进入区内含水层(计算均衡区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量补给形式:大气降水渗入、地表水渗入、地下水侧向径流、越层补给,人工回

7、灌补给等方式分类:天然补给量:天然状态下,进入计算区含水层的水量。开采补给量(补给增量):扩大开采后可能增加的补给量或在开采条件下由于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夺取的额外补给量。(开采补给量是地下水在开采条件下夺取过来的额外补给量。)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2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一、补给量及其计算开采补给量的组成:地表水的补给增量降雨入渗的补给增量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增量相邻地段含水层增加的侧向入流补给量。各种人工增加的补给量开采补给量的特点:开采前并不参与所研究的含水层单元地下水的水量均衡,而仅在开采激化下,由于改变了水动力条件后才被夺取过来。所以开采补

8、给量和天然补给量不同。一般开采规模越大,激化程度越强,而可能夺取的开采补给量也越多。因此,补给量是评价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的重要依据。第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2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一、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