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99927
大小:2.98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5-10
《《中西文化交汇与中国文化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中西文化交汇与中国文化转型中国文化概论第一节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论争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转型继中印文化成功融合之后,至16世纪,中西文化开始发生大规模的碰撞与交流。同时,中国文化开始转型。但,这一过程异常艰难。本章主要讲授西学东渐的历程及中国文化的转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文化转型及发展道路。第一节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论争第一节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论争一、西学东渐1、利玛窦的知识传教路线2、清前期诸帝禁教3、1840年以降,西方近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引进“会通以求超胜”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龙华民、邓玉函、阳玛诺、罗雅
2、谷、艾儒略、汤若望等,自万历呈天启、崇祯年间(16世纪末,17世纪初)先后来到中国。有名的《崇祯历书》就是由徐光启、李天终等与外国传教士罗雅谷、汤若望等合作完成的。清入关后,请传教士汤若望主持钦天监,并将明崇祯年间已完成的《崇祯历书》以《西洋新法历书》的名称刊印出来。清初的多尔滚和顺治帝都热心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康熙帝更是引进西学的杰出人物,他通过传教士南怀仁并派出专使赴法国招揽科学人才,并特召传教士进庭,为他讲授几何、测量、代数、天文、物理、乐理乃至解剖学知识。1704年,罗马教皇颁布教令,勒令在华传教士改变方
3、针,特别是禁止中国教徒礼拜祖宗,引起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1707年,教皇派来的公使被送到澳门监禁,雍正元年(1723年)进而将在华传教士尽行驱逐。已经进行了百余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就此中断,这一中断达100年之久。MatteoRicci利玛窦介绍知识扩充利玛窦和徐光启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的马切拉塔,25岁时获准赴远东传教。利玛窦和其他14名耶稣会士一起从里斯本出发,经过印度、澳门后于1584年从广东肇庆入境,从此踏入中国。经韶州、南昌、南京等地逗留后,1601年,明神宗终于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利玛窦是
4、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有“中国的达·芬奇”之美称的旷世奇才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曾被庸庸碌碌的“真龙天子”束之高阁,打入冷宫。此重要发现既是经利玛窦呈献给罗马教皇后,遂令西方大师如拨云翳,茅塞顿开,巴赫创作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更将此律推行于世,成为音乐理论的重要基石。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文化大
5、革命期间,墓碑被平埋于地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后来经过修复,利玛窦墓现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外车公庄大街路南北京市委党校的绿色庭院里,左右分别为汤若望、南怀仁之墓碑。二、16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论争1、会通以求超胜2、西学中源说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全盘西化论5、儒学复兴论6、综合创新论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类型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转型一、中国早期启蒙思潮1、反对权威,肯定人欲2、批判君主制3、崇尚实学早期著名思想启蒙家之一介绍:李贽李贽(1527~1602)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李贽
6、一生曾用过的名号众多,还有笃吾、百泉居士、宏父、思斋、龙湖叟、秃翁等。李贽为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创始人是中国明代学者王艮,属阳明学派的分支,被称为“左派王学”。李贽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受程朱理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返鲁。这一年,孔子六十八岁,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漂泊,抛却了政治迷思,开始安心于教书育人。这是一个平和的孔子,没有了政治野心,白天杏坛讲
7、学,夜晚编撰史籍。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孔子,谦恭有礼,循循善诱。正是这个孔子,开创了一个伟大的传统,不但将官学从当政者手中解放出来,以私学传道于普通人。更是拉开了学术与政治的距离,让命运的禁锢转身演化为思想的自由。“在孔子之后,政治和思想分家了,学者的聪明才智不再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秉性去发挥独特的见解。”(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绚烂,最为夺目的“百家争鸣”时代,以此起航。大量的“士人”挣脱过往由封建关系确立的身份,转而成为游走四方的“无根阶层”。他们以弘道为己任,以著书立说
8、为手段,不断开拓自我的活动空间。这是一个告别孔子的历程,各路思想家以批判孔子的形式,重新完成了自我的定位。在孔子开拓的空间中,最终滋养和蕃息了儒家最早,也最有针对性的反对者。这也是一个中国知识阶层的诞生史,儒、墨、道、名、法、农等等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灿若星河。然而,这一局面最终被秦的大一统所打破,以“焚书”事件为标志,以思想钳制为实质,自春秋战国以来诞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