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94500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3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山东莱芜苗山中学吴秀莲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学生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学习应该包括: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四个环节。而预习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关注的是如何才能把课上得精彩,而学生更是把上课认真听讲和取得优异成绩划上了等号。有些老师虽然也不时口头上给学生布置一些所谓的预习作业,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指导和要求,甚至,在课上也不对预习作
2、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测。还有一些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所谓的“神秘”效果,完全抵制“预习”这个环节。结果却事与愿违。老师为了“精彩的课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讲台上讲得声嘶力竭,唾沫四溅,而学生虽然想专心听讲,无奈却难以全心投入。经常听到同事感慨,“今天喉咙痛讲不动课,布置了些题,让学生讨论。今天学生显得特别乖,特别认真。好感动哦!”我自己也曾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也是感慨万分,觉得这些孩子真的很懂事。可是,后来在和学生的攀谈中才了解到,原来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解放了,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很多学生坦言最怕老师遇
3、到高兴事,因为老师情绪高涨时往往嘴巴就刹不住车,讲起来没完没了。原来,教师少讲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的事发人深思。“蜡烛”的精神固然可贵,可是,社会发展至今,时代不再希望老师成为“悲剧英雄”——嗓子哑了,身体垮了。试想,疲劳作战的老师又怎能做到让学生快乐学习呢?高效的课堂必定是学生的“精彩”。而课堂上“精彩”的学生,注定会课前“有效”的预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呢?自上学期我校申报的《初中英语“自学—交流—展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学生独立自学的研究》一课题立项以来,我重点对如何指导学生
4、有效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用------教会学生用工具书。现在影响学生预习的主要因素是:知识面窄,词汇量小。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学会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工具。工具要经常使用,才能得心应手。要学好英语,必须练好查词典这个基本功。预习过程中碰到不好猜的关键词,有的同学干脆胡乱编造一个,这种现象是很平常的,完全出于一个字--懒。我们要学好英语,必须多查勤翻字典,并逐步达到查得快,查得准。没有词典也可以查英语课本后面的单词表。遇到不懂的句子,可以查
5、阅参考书中的Languagenotes。实在不懂的可以在书上做“批注”、做记号,如划个“?”号,老师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这样不但容易突破难点,而且能加深印象。二做----做好学案导学作业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预习的重点和难点及预习的内容。预习的内容包括,需要学生课前查阅哪些资料,了解那些知识,准备课堂内需要的什么物品;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单词,短语,句型,课前需要阅读哪段短文或对话,在短文或对话中需要理解并回答哪些问题。我
6、们实行“先学后教、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在使用《学案导学作业》,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但是教师在设计学案导学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案导学作业要有针对性 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题目,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例如,对课文中使用频率高且用法灵活的常用词、赋予新意的熟词以及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推测词义或比较和归纳的练习,学生就容易明白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和上下文中有不同的词义、词性和用法,明白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道理。这样
7、的预习设计可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思考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教版英语Goforit!七年级下册第10单元中有stand的新用法,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题: stand的用法知多少?(可借助词典)翻译下列各句并归纳stand的不同意思: (1).Youshouldstand(站立)upwhenyouansweryourteacher’squestion. (2).Thescarfissoawful,Ican’tstand(忍受)it. (3).Thehouses
8、tands(位于)onthehill. (4).Thehousehasstoodtwohundredyearsandwillstand(维持)anothercentury.2、学案导学作业要有启发性 教师通过外语教学不仅应让学生获得运用外语的能力,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预习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应精心设置问题情景,以“置疑”为先导,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