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89421
大小:18.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3
《初中物理密度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密度教学案例克东县昌盛中学孙杰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近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义务教育科学类课程标准。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对探究教学的目标要求。本文尝试密度概念的探
2、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密度概念;尝试用密度概念解决简单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掌握测量物体质量、体积的初步技能。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密度知识与技能”的探究学习过程,锻炼和发展科学探究力。具体说就是掌握一些简单方法:其一,探究的程序化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二,具体方法——归纳法、比值法、演绎法。 1.3 意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3、 使学生通过探究,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形成爱科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 1.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密度概念;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分析整理的能力;使用天平,量简的技能。 2 教学流程与类型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采用以实验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为组织形式,以教师的适时引导为保障手段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2.1 教学内容信息加工流程分析设计 情境创设——做出假设——交流讨论—
4、—设计实验——实施评估——形成结论——实际应用 2.2 教学类型选择设计 探究教学类型设计按教学阶段和教学水平(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维度设计(表1)。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师√ √ √√√学生 √ √ 2.3 实施方式设计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按流程图中①、②顺序探究(称①②组),另一组学生按流程②、①顺序探究(称②①组)。各大组分为两个小组。小组独立探究,小组内交流与全作完成任务。适时组织小组间交流讨论,适时组
5、织两大组间的交流讨论,进行自我评价与组间评价。 3 教学的主要过程 3.1 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特性鉴别物质。水和酒精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由颜色鉴别;自来水和矿泉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 3.2借助已有认知,作出假设 (学生)用质量来鉴别——铜块比铝块重。 (教师)铜块一定比铝块重吗?——体积大的铝块和体积小的铜块的测量,否定了上述说法。 (学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该规定体积。物体的质量大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学生)假设
6、:(1)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 (2)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3.3 开展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分两步来进行研究;①——定体积、②——定物质(或②、①)。分别探究①、②假设(或②、①假设),然后综合得出完整结论。(学生分组,交待各组具体的探究路线。) (教师)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和组里的同学讨论。在笔记本上简单写下方法,并介绍给另一小组的同学。 (学生)材料:托盘天平一台
7、、量筒两只,体积相同(如8cm[sup]3[/sup])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蜡块(如6cm[sup]3[/sup])三块,不规则形状蜡块一块,水,细铁丝一根,刻度尺一把。 在各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设计一个标准步骤及记录表格。 3.4 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井纪录数据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铜、铝的体积,用量筒、水及细铁丝测出蜡块的体积,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好的表中,用这些数据分别算出铜、铝、蜡和水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填入表中。 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
8、的问题扼要地记在笔记本上。 表二 ①线测量纪录 ②线测量纪录 铜块铁块蜡块水两块蜡块三块蜡块任意形状蜡块一块蜡块质量/g 体积/cm[sup]3[/sup] 质量/体积(g/cm[sup]3[/sup]) 3.5 分析试验结果,形成结论 教师将记录各组的实验数据。各组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是否考虑实验的精确性?交流各组结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