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

ID:36620422

大小:408.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_第1页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_第2页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_第3页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_第4页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9卷,第6期公路工程Vo1.39,No.62014年12月HighwayEngineeringDec.,2014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赵庆权(通辽市交通工程局,内蒙古通辽028000)[摘要】基于表面能理论研究不同种类纤维与集料之间的接触角、粘附功以及接触角差,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改善机理以及更合理运用纤维的改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纤维改性沥青;接触角;粘附功[中图分类号】U4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10(2014)06—0283—06ResearchonA

2、dhesionBetweenFiberModifiedAsphaltandAggregateBasedonSurfaceEnergyTheoryZHAOQingquan(TongLiao,TrafficEngineeringBureau,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Tongliao,InnerMongolia028000,China)[Abstract]Thispaperbasedonthetheoreticalresearchcancontactangleofthesurfaceandaggr

3、e-gatedifferenttypesoffibersbetweentheworkofadhesionandthecontactangledifference.Theresultscan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improvingfibertoimprovethemechanismofasphaltmixtureandamorerationaluseoffiberandrats.[Keywords]fibermodifiedasphalt;contactangle;adhesion纤维对沥青混合料

4、界面增强的效果不同、纤维改性0前言沥青一集料界面的复杂性等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揭室内试验研究表明,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机理。鉴于此本文基影响到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疲于表面能理论研究了不同种类纤维与集料之间的接劳性能,提高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结作用是减少沥触角、粘附功以及接触角差,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纤维青路面早期水损害以及路面结构耐久性的必然途对沥青混合料的改善机理,为更合理的运用纤维的径,因此正确地表征沥青的粘聚性和沥青一集料之改善作用提供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支撑。间的粘附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5、为此不少学者对沥1纤维的技术性能青——集料的粘附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通过改善沥青品质来提高沥青结合料的粘聚性,增强沥纤维是一种质轻、高强、耐久的细长柔韧材料,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并减少感温性,如采用SBS、能够显著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延长沥青纤维等对沥青进行改性;另一方面通过选用碱性集路面的使用寿命。纤维通常分为两类:硬纤维和软料来提高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减少沥青路面纤维。硬纤维通常就是指经过拉、拔、切、轧工艺制水损害,如采用石灰岩、玄武岩等。但利用表面能理作处理的钢纤维,而软纤维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一论进行沥

6、青与集料粘附性的评价的研究很少⋯。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是由天近年来,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因其具有干法改然高聚物,例如棉、矿物等经过化学处理加工过程制性工艺直接投放,便于现场使用施工便捷、疲劳寿命得的,包括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海泡石纤维等。长、工程造价低等技术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化学合成纤维是用合成高聚物为原材料加工制成但由于纤维种类繁多,每种纤维均有不同的优缺点,的,包括聚酯纤维、聚丙烯晴等聚合物有机纤维。【收稿日期]20l4~O6一l3(作者简介】赵庆权(I968一),男,内蒙古通辽人,高级工程师,主要

7、从事公路及桥梁工程施工。284公路工程39卷目前对各种类纤维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强度,由于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掺量一般较低,因此面¨”:①良好的分散性,纤维的分散性对纤维沥要求纤维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至少要青混合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纤维分散性差,不高于基体抗拉强度2个数量级,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仅不能达到预期的增强效果,还可能会造成纤维局选择抗拉强度不低于500MPa的纤维材料;⑤良好部含量过多,从而形成薄弱面,导致路面发生早期破的安全性,掺加到沥青混合料中的纤维必须符合环坏;②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由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8、对保要求,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害作用。本文在试验研集料和沥青要求的温度都非常高,因此路用纤维必究过程中选用了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须要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与集料干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海泡石纤维等六种纤维。拌时不会发生脆化和过大质量损失;③足够的吸持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