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

ID:36615697

大小:220.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_第1页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_第2页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_第3页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2018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一、研究院简介南京工业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InstituteofAdvancedMaterials,IAM)成立于2012年8月,是南工“海外人才缓冲基地”的建设主体之一。先进材料研究院创新团队起源于黄维院士在新加坡工作期间。黄维院士曾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参与新加坡材料研究院的初创工作,期间组建了有机光电子学研究团队,是全球最早涉及该领域的团队之一。世纪之交,黄维院士带领团队回国创业,在复旦大学建设先进材料学科创新平台。随后,团队又相继在南京邮电大学、南

2、京工业大学生根。目前,南京工业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设立有机光电材料、纳米光电材料、生物电子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等四个研究所,以及柔性电子技术、碳基能源技术等两个研发中心。研究院以黄维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以活跃于国际学术最前沿的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全部核心成员均具有海外研究经历。研究院汇集了来自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00余位杰出学者,其中教授(研究员)4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名、“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0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江苏“特聘教授”19名、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江苏省“333工程”入选者5名、江苏省“双创计划”入选者8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12名。研究院现有超净实验室、有机合成实验室、无机合成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共计7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区,配有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原子力显微镜、共聚焦拉曼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同时拥有国家“江苏先进生物与

4、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柔性电子研究部)、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柔性电子工程实验室以及中澳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萨拉戈萨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国立莫斯科大学联合研究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有机半导体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塑料电子联合实验室、江苏-新加坡有机电子与信息

5、显示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省级以上及国际联合科研平台。五年来,研究院已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项目(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0余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90余项等。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0余

6、项,在《自然•光子学》(NaturePhotonics)、《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自然•纳米技术》(NatureNanotechnology)、《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具有高显示度的原始创新成果,助推南工“自然指数”快速攀升,业已成为一个在海内外具有较大知名度的优质品牌,在柔性电子科研领域具有显著特色及国际学术影响力。二、招生计划1、见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南京工业大学推免生接收专业目录中的学院拟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最终录取人数为准。2、招生专业:

7、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805Z1磁光电材料物性与器件;0805Z2光电功能与信息材料三、申请材料1、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2、国家级外语考试成绩或合格证书复印件一份;3、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或获奖证书者,提供复印件一份。4、本科学习成绩单一份,要求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红章原件)。材料整理及提交方式:所提供材料均采用A4纸大小(成绩单可按所在学校格式),申请材料均需在复试报到时递交,一经收到,恕不退还。四、复试安排1、复试时

8、间:随时安排(即研究院与学生协商)。2、复试形式:面试。3、复试内容:面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背景、相关基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学术基础等。4、复试地点: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化工实验楼316会议室。五、录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