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

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

ID:36604685

大小:8.01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9-05-12

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_第1页
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_第2页
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_第3页
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_第4页
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表面增强红外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球心俊日期:20h5.2弓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复印等

2、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可以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论文,密级:玺彝保密期限为——年。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球小俊日期:川≥.s.2弓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占代生jo房.S.);摘要金属纳米薄膜因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吸附在其表面上的分子的红外吸收得以增强,产生表面增强红外吸收(SEIRA)效应。金属纳米颗粒的形状、尺寸决定了薄膜的SEIRA效应,因此制备可控形状大小的金属纳米薄膜对SEIRAS至关重要。Ag,A

3、u,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稳定性而被大量研究,但是其价格昂贵,而铜由于价格便宜常用来替代金银的使用。本文以金属铜为沉积金属,制备了表面增强红外活性基底。应用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制备的基底进行了表征,对增强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将制备的基底应用到生物化学样品的检测中。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化学沉积法分别在ITO导电玻璃和金属Ge片上沉积金属铜纳米粒子,以二巯基丁二酸为探针分子,利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其红外光谱,研究其增强效果。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所制备活性基底增强效果的影响,摸索了利用

4、表面活性剂制备可控形貌的纳米铜膜的规律。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0。m01/lCuS04,7.2ml二乙醇胺为表面活性剂,电压为2v,时间为30s,pH为6.53时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具有最好的增强效果;化学沉积法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0‘3m01/lCuS04,以l“三乙醇胺为表面活性剂,沉积时间为8h时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有最强的增强效果。2.以邻硝基苯胺和二巯基丁二酸为探针分子,分别考察了它们在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上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发现邻硝基苯胺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铜纳米粒子上有增强效果且峰位未发生

5、变化,乙醇清洗后观察不到信号,其增强原因可能是电磁场作用和物理吸附,而在化学沉积法制备的铜纳米粒子上观察不到信号,无增强效果;二巯基丁二酸分子在电化学沉积和化学沉积制备的铜纳米粒子上都有红外增强效应,但红外光谱的峰位发生了变化,且用乙醇清洗后仍有增强效果,由此推测其产生增强的主要原因是电磁场作用和和化学吸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制备的铜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果显示:在电解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二乙醇胺),通过调节电解液的pH值,可制得可控形貌的铜纳米粒子。在pH接近中性及偏碱性的条件下,铜纳米粒子的形状为球形,

6、实验中发现继续增大pH至9.10时粒子仍为球形;在pH值为6.80时,纳米粒子小球开始部分粘接:随着pH值继续减小,铜纳米粒子由球形变为块体并出现堆积,最后在pH为3.13时,铜纳米粒子的形状变为类枝状。实验中发现,对于探针分子邻硝基苯胺并非所制得的各种形貌的铜纳米粒子均有表面增强效应,只有用二乙醇胺作为表面活性剂,pH为6.53时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具有最摘要好的增强效果。该方法制备的铜纳米粒子分布较为均匀分散,粒径在300m左右。用二巯基丁二酸作为探针分子,考察了化学沉积法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效应。结果表明

7、:材料的表面增强红外效应受入射光和入射角影响,因此用于衰减全反射检测的SEIRA材料和用于透射检测的SEIRA材料无论是材料的厚度还是形貌上均有不同。本实验中发现采用化学沉积法所制备的铜粒子,对于AIR增强效果最好的铜膜材料的粒子尺寸在100m左右,而用于透射测量的粒子尺寸在50011IIl左右。3.利用红外衰减全反射法对不同环境中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进行表征,结合红外差示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红外衰减全反射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生物蛋白样品的检测与分析。同时利用化学沉积法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作为表面增强红外活性基底

8、对不同浓度的蛋白溶液及癌细胞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基底对吸附分子具有增强效果,但如果吸附分子与活性基底间有化学作用,则只能用于检测有无这些分子而不能对这类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关键词:表面增强红外光谱,表面活性剂,可控形貌,铜纳米粒子,增强机理AbstractAbStraCt’Ihelnfraredabsorptionof。samplemo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