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87410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2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3摩擦力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摩擦力教材分析及设计思想: 摩擦力是力学中三种重要性质的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一种力,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必须跨越的的一道门槛。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其大小和判断其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本节教学是从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法判断,方向,大小,认识静摩擦力的。通过探究实验去加深巩固。课程安排从生活中的静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静摩擦力主线安排了
2、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静摩擦力方向,大小,及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通过本节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地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为以后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物理意义和大小特点 ;能在实际问题中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静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
3、究活动,培养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学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静摩擦力大小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难点:设计方案,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实验器材准备 牙刷(每两位同学一把) 木块 重物 弹簧秤 砂纸或粗糙接触面,力学传感器。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 学生实验 师生互动 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一
4、、静摩擦力引入视频:一毛动画拉箱子,我本人乘坐周至县家福乐电梯大家刚刚在视频中看到了箱子未被拉动,地面对箱子产生了什么?电梯上的人动了没有?学生结合刚才分析,认识这种在相对静止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一)学生寻找:(2)参考可能如图所示,人用力推桌子,但没有推动。地面对课桌有无摩擦力?(二)、静摩擦力: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阻碍其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如上图用力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没有运动,但物体有向右的运动趋势,由二力平衡知,物体必然受到向左的力,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1、静摩
5、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间挤压产生形变即有弹力(2)、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2、静摩擦力的方向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体验的实验最后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的大小提问: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并得出规律。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将物块静止地放在贴有砂纸(或鼠标垫)的接触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拉物块:①用较小的拉力,物块保持静止状态,记下拉力大小;②慢慢增加拉力大小,仍使物体保持静止,记下拉力的大小;③继续增大拉力大小,物块依然静止,再记下拉力大小;④当木块刚要开始拉动时,再记下
6、拉力的大小。(设计如下数据记录表格)师生:分析表格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结论。次序测力计读数/N摩擦力大小/N1静摩擦力f12静摩擦力f23静摩擦力f34最大静摩擦力fmax总结静摩擦力特点:结论:从实验得出:静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增大而增大,静摩擦力是一个变力,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推力。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在0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0<<4分析最大静摩擦力回顾课前视频,通过分析拉箱子,得出结论正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最大静摩擦力越大关于静摩擦力的求解:2、如图
7、所示,用50N的作用力F将重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练习2:用手握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握力加倍,则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A.也加倍B.保持不变C.方向向下D.可能减小练习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2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左(D)零四、作业1完成课堂检测题2课后优化设计P66例33课
8、外探究假如没有静摩擦力教学后记科学探究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本案例在教学设计中,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突破口,有机地融合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验、分析推理、总结规律等方法,做到步步有序,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不断引导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