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

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

ID:36583140

大小:11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2

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_第1页
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_第2页
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_第3页
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_第4页
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初衔接暑假专题简易数据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暑期专题辅导材料【教学内容】简单的数据统计【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能熟练地、正确地解答平均数应用题。2、了解数据整理,会把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了解统计表的意义和用途,会看、填写以及制作简单的统计表。3、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会制作条形、折线统计图。*4、使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看扇形统计图。【知识讲解】1、求平均数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相对应的总数量和总份数,按照基本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来解答。2、统计表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

2、后制出表格,用来分析情况,反映问题,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3、统计图把统计资料中的相关数据用图形表示出来,这种图形叫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它们的作用和特点如下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用直线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作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4、制统计表制作统计表时,先将

3、原始数据加以分类整理,按照统计要求分清类别,确定项目,设计表头,确定纵、横栏数,并根据需要计算出总计、合计、平均数或百分率。5、制条形统计图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③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④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同时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标出图例。6、制折线统计图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7、制扇形统计图①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②再算

4、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③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④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⑤写上标题及制图日期。【例题讲解】例1、下面是某班男生的体重记录单:编号体重(千克)编号体重(千克)编号体重(千克)136739134924183814413459351534427104516425401128174864012301844根据上面记录单上的数据填写下表。填完后说出这个班男生的体重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分析:记录单上提供了每人体重的千克数,从这些原始数据中

5、,很难看出这个班男生体重的分布情况。为了说明问题,先把这些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整理(此题可以从体重最轻的千克数起,每5千克为一段),整理出各段人数后填进下表。(统计表分为体重和人数两栏。)体重(千克)25—2930—3435—3940—4445—49人数(人)22464从统计表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体重的状况,其中40千克-44千克的人数最多。例1、大华造纸厂2004年第四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如下:十月份计划生产4000吨,完成4280吨;十一月份计划生产4000吨,完成4240吨;十二月份计划生产4200吨,完成4536吨。先分别算出每月实际超产的百分数,再制成统

6、计表。分析:根据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可将表头设计成:项目数量(吨)月份月份栏共有三个月,每月一格加上合计一格,共用4格;项目栏共有三个项目,所以要用3格。解:先求每月实际超产的百分数:十月:(4280-4000)÷4000=7%十一月:(4240-4000)÷4000=6%十二月:(4536-4200)÷4200=8%合计:(4280+4240+4536-4000×2-4200)÷(4000×2+4200)≈7.02%制成统计表如下:大华造纸厂2004年第四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2004年1月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实际超产的百分数合计12200130567.02%十月400042807

7、%十一月400042406%十二月420045368%注意:求合计栏的超产百分数不能用7%+6%+8%=21%例3、小黄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用了4小时;又按原来的路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要求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必须知道上下山的总路程和上下山的总时间。上下山的总路程是上山路程的2倍,即3×4×2=24(千米);下山的时间是3×4÷6=2(小时),上下山的总时间4+2=6(小时)。解:(3×4×2)÷(4+3×4÷6)=24÷(4+2)=24÷6=4(千米)答: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千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