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48222
大小:207.50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5-11
《修辞知识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辞知识大全●比喻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这种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也叫譬喻。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的事物或情境);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
2、、互喻、曲喻等九种。 ◇明喻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常用: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等喻词来联系。 例如: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于是夜晚的松花江,像一条嵌花的闪光的银链,静静地垂挂在这一片浩瀚的沙滩裸露的胸前。(张抗抗《夏》) ③刘玉翠回村里,就好比是住进了监牢里
3、。(康濯《春种秋收》) ④她秀美的面容上依然毫无表情,在满天浓重的夕辉映照下,像一尊大理石雕像般冷峻、端庄。(张扬《第二次握手》) ⑤饮食店的职工们当然不知女经理的这番挫折,只见她第二天早晨起来眼睛肿得和水蜜桃一样,看什么人都不顺眼,看见馒头、花卷、包子、面条都有气。(古华《芙蓉镇》) 上面这些例句中,“白花”、“松花江”、“村里”、“面容”、“眼睛”都是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如”、“像”、“好比”、“像……般”、“和……一样”都是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明珠、星星”、“银链”、“监牢”、“一尊大理石雕像”、“水蜜桃”都是
4、喻体(被比喻的事物)。值得注意的是:有“像”、“好像”这类喻词是明喻的一个标志,但在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这类词,却又不是明喻。例如:“人总是有感情的,不爱别人就是因为太爱自己,要我像他那样爱自己,对旁人都没有感情,我会僵了,活不成了。”(莫应丰《将军吟》)其中“我像他”不是明喻,因“我”和“他”系同类,不能设喻。构成明喻必须要有本体、喻词和喻体,并且本体和喻体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事物。 ◇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
5、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 ①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②她是夜明珠, 暗夜里, 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死,消灭不了她, 她是太阳, 离开了地平线, 却闪耀在天上!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③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杨沫《青春之歌》) ④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 上面这些词句中,“篇章”、“她”、“手指头”、“长安街”都是本体(被比的事物);“是”、“变成”、“成了”都是
6、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思维的花朵”、“夜明珠”、“太阳”、“大熊掌”、“喧腾的大海”都是喻体(作比的事物)。值得注意的是:“是”、“成了”这类表判断的词语是暗喻的一种标志,但在有些语句中有“有”、“成了”这类词,却不是暗喻。例如:“绿豆苗是可爱的,灰兔子也是可爱的,但是灰色的野兔常常要毁坏绿豆。”(王蒙《春之声》)这里用“是”,虽有本体可找,但无喻体可寻,不是暗喻。构成暗喻必须要有本体、喻词和喻体,并且本体和喻体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事物。 ◇借喻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
7、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如: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③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④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夏衍《包身工》) 上面这些例句中,借“翡翠”比喻海浪;借“厚障壁”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
8、经形成的隔阂;借“毒蛇猛兽”比喻毒辣凶猛的敌人;借“太阳”比喻革命旗帜;借“黑夜”比喻半封建半殖民的反动统治;借“黎明”比喻人民得到解放的日子。值得注意的是借喻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体之间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