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

ID:36540065

大小:258.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_第1页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_第2页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_第3页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_第4页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_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22卷第4期2001年12月OIL&GASGEOLOGY文章编号:02539985(2001)04029304*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邓宏文,王红亮,王敦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构造运动造就的古地貌在陆相盆地,特别是裂谷盆地对层序形成与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裂陷扩张早期,凸起前发育下切河谷充填作用,前缘发育扇三角洲体系;当陆源碎屑补给缺乏时,局部隆起的水下平台区发育滨、浅湖滩坝或生物碎屑滩体系。裂陷扩张早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凸起区为

2、盆地主要物源区。受长期活动的边界基底断裂规模、性质、活动强度的控制,盆地边缘发育3种类型的古地形坡折带,分别控制3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断崖型坡折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断阶型坡折带发育斜坡扇体系;陡坡型坡折带发育扇三角洲及前方的盆底扇体系。基准面下降时期盆地充填作用增强,受凸凹相间分布的宏观地貌特征控制,凸起前缘发育扇三角洲体系,凸起间鞍部地区沿盆地长轴方向发育外源大型河流-三角洲体系。关键词:古地貌;基准面;地层层序;坡折带;渤中凹陷第一作者简介:邓宏文,女,55岁,教授(博士),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石油地质中图分类号:

3、P5122文献标识码:A渤中凹陷位于渤海海域中部,西斜坡区指的是陷前第三系基底明显控制着沙河街组四段扇三角凹陷西部沙垒田凸起与石臼坨凸起倾没端及其间洲体系和沙河街组三段下部湖底扇沉积体系的沉的鞍部地带。该区沙河街组一、二段(以下简称沙积特征与分布及济阳坳陷埕岛地区前第三系基底一、沙二段)-东营组沉积北断西超,北部直接与石上发育的地形坡折带对上覆东营组浊积水道发育臼坨南部断裂相接,东侧经北东向二级断层组成的特征的控制作用等。断阶带逐渐向沙垒田凸起超覆。裂陷期以凸起为渤中凹陷裂谷扩张早期,即沙一、二段沉积时主要物源区

4、,地层层序的形成、发育和地层充填特期(图1),西斜坡区以边缘凸起为主要物源区,凸[1]征明显受边界断裂活动造成的凸凹相间的古地貌特征控制。与渤海湾地区其他次级盆地一样,渤中凹陷早第三纪裂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也可进一步划**分为初始裂陷期、强烈裂陷期和裂陷扩张期。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早、中期为凹陷强烈裂陷期,晚期基底略有抬升,形成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末期的局部不整合。随后,边界断裂活动导致基底下沉,盆地水体再次扩张,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裂谷扩张期沉积旋回形成。1早期东部裂谷盆地裂陷早期沉积作用受前第三系基底古地貌控制作用十分明显,

5、如辽河盆地西部凹图1渤中凹陷西斜坡西南段沙一、二段沉积体系分布图*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科研课题Fig.1DistributionshowingdeposionalsystemsofSha1,**何仕斌,刘长军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层序地层研究与储Sha2membersinthesouthwestsectionofwest层分布1998slope,BozhongDepression收稿日期:20010510294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22卷起前缘沉积体系类

6、型及分布特征与前第三系基底延伸,并逐渐变浅,至台阶边缘消失(图1)。古地貌密切相关。侵蚀河谷在该区储层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以东南部沙垒田凸起前缘为例。该区与凸起基准面变化密切相关。当基准面下降、可容纳空间连接的第三系基底总体表现为向东南方向倾没的较低时,凸起上的剥蚀作用增强,河谷被水系冲刷切斜坡,但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和次级断层的切割,割,此时,侵蚀河谷主要成为输送来自凸起上的沉积基底起伏不平,在总体倾斜的背景上又发育了一系物的通道,沿河道搬运的粗粒沉积物在斜坡较低部列独特的地貌,包括侵蚀河道、地堑、台地等,这些位沉积下来,形

7、成扇三角洲;当基准面上升,可容纳次级地貌单元控制了沙一、二段沉积体系的类型与空间增大时,原来的侵蚀河谷发生沉积充填作用。分布。早期充填沉积物以砂砾质为主,随着基准面上升、可11侵蚀河谷与河道容纳空间的继续增大,沉积物向上逐渐变细,及至发侵蚀河谷主要发育在沙垒田凸起前的第一个生细粒泥质的充填作用,形成水下河道沉积体系。台阶上。河谷切割第三系基底顶面,形成明显的下因此,在古地貌侵蚀河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河道沉凹地貌。河谷内部沉积物的充填作用表现为来自积体系,早期以粗粒沉积物为主或粗、细粒沉积互凸起沉积物侧向叠置的侧积式充填,向上

8、河谷逐渐层,可作为油气储层,晚期则被湖泛泥质细粒沉积所变浅、填平,可出现向两侧的双向上超反射(图2)。充填,可形成具有良好储盖组合的岩性圈闭。在平面上,古河谷总体上由凸起向东南方向顺斜坡图2沙垒田凸起前缘前第三系基底下切河道充填反射特征Fig.2Reflectionch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