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

ID:36538933

大小:121.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1

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_第1页
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_第2页
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_第3页
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_第4页
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六填料塔中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2.熟悉填料吸收塔的操作;3.掌握填料塔的吸收总系数的测定方法。二、基本原理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由于混合气体中氨浓度控制的很低,因而吸收所得溶液的浓度也较低。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可以认为符合享利定律。其吸收速率议程式为:NA=KyAΔYm式中:NA——吸收质的吸收速率kmol/s;2A——气液相接触面积m;ΔYm——气相(对数)平均推动力;Ky——以摩尔比为推动力的气相吸收总系数,只需测出上式中其它各项即可得到Ky。1.氨的吸收速率NA由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求得:NA

2、=G(Y1-Y2)式中:G——空气流量,由空气转子流量计测量,kmol/h;Y1,Y2——分别为进塔及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kmol氨/kmol空气。2.两相接触面积A2A=aV=aπdZ/423式中:a——单位体积填料气液两相有效接触面积,m/m;Z——填料层高度,m;d——填料塔内径,m。而a=ηat23式中:at——填料的比表面积,m/m;η——填料的表面效率。它与喷淋密度有关;计算方法如下:32液体喷淋密度=水的流量/塔截面积m/m·h;3操作的润湿率=液体喷淋密度/atm/m·h;最小润湿率分率=操作的润湿率/规定的最小润湿率(一般最小润湿率

3、按0.082m/m·h)填料的表面效率:η依最小润湿分率按下图查出:填料表面效率00.20.40.50.60.70.80.9最低润湿率分率00.10.20.30.40.50.60.70.80.91.0图3.9-1填料表面效率3.平均推动力ΔYm式中:Y1和Y2——表示塔底和塔顶的气相浓度,molN/H3/mol空气;**Y1和Y2——表示与塔底和塔顶的液相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molN/H3/mol空气。1三、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如图3.9-2所示。空气由风机送入,与来自氨气钢瓶的氨气混合送入填料塔底部,水从塔顶喷淋而下,与混合气体在塔中逆流接触进行传质

4、,尾气从塔顶排出,吸收后的液体在塔底经液封装置排出。尾气一部分送入尾气分析系统,用来分析其浓度。装置中有多个流量计、压差计、温度计,用来测量氨气、空气和水的流量、压差、温度。所用设备及仪表规格如下:1.叶氏风机:3风量4.1m/min;风压1.5m;功率2.8kW2.吸收塔:d内=107mm;内装填料型号Ф12×13×1.3瓷环;3.氨瓶:43~45升;4.转子流量计:3空气:LZB-407~45m/h;水:LZB-1520~250L/h;3氨:LZB-150.25~2.5m/h;5.U型管压力计与单管压力计;6.温度计:0~100℃;7.湿式气体流量

5、计:3BSD-50.5m/h;四、实验步骤1.预先检查风机、氨瓶、吸收系统设备、管路、阀门、测量仪器是否正常,并了解各自使用方法。2.打开水阀门,使吸收塔内填料充分湿润,然后将阀门关小,将流量调节至一定范围。3.全开风机的旁通阀,启动风机。调节旁通阀的开度,使空气以指定流量送入吸收塔。4.根据空气流量估算氨气流量使混合气体的氨含量约为3~4%(体积)。然后打开液氨钢瓶上的氨阀(必须在氨自动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下),调节氨自动减压阀控制低压氨流量在所需流量上,并维持稳定。5.在一定喷淋密度下,使通入吸收塔的空气和氨气流量保持不变,从塔顶尾气取样分析尾气氨浓

6、度,并记录相关的数据。6.改变喷淋密度或空气流量,重复实验5~6次。7.实验完毕后,关闭液氨阀门,停风机,停水,清理现场,一切复原。8.五、实验报告的要求根据实验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气相总传质系数Ky。计算方法和计算所用公式如下:①计算空气流量2TPP012Q=obPTT012式中:Qob——标准状态下空气流量;Q1——使用状态下空气流量;P0,T0——标准状态下的压力和温度(0℃,760mmHg);P1,T1——标定状态下的压力和温度(20℃,760mmHg);P2,T2——使用状态下的压力和温度。②计算氨气流量TρPP012Q=Qoa1Pρ

7、TT0NH3123式中:Qoa——标准状态下氨气流量m/h;3ρ——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量1.293kg/m;3ρNH3——氨气的密度0.7714kg/m;3Q1——转子流量计测定氨气流量m/h。③计算Y1Y1=Qoa/Qob④测定Y2见附录三尾气分析方法。⑤吸收负荷计算NA=G(Y1-Y2)kmol(NH3)/hG=Qobρ/Mkmol/h式中:M——空气的分子量,M=28.96⑥计算气液接触面积A22A=aVt=ηatπdZ/4m式中:Vt——填料体积;Z——填料高度。*⑦计算Y1*Y1=mXM=E/PX1=X2+(G/L)(Y1-Y2)⑧计算对数平

8、均推动力**(Y−Y)−(Y−Y)1122∆Y=m*Y−Y11ln*Y−Y22⑨计算Ky2K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