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

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

ID:36531570

大小:32.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论文:《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观念的缘起及形成》,作者秦春,江苏教育学院教授,载《文艺评论》2012年第12期。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论为我们构筑了丰富多姿的理论视域,这其中既有对文体的探索,也有对文辞的追求;既有对创作主体的建构,也有对审美体验的追寻,但贯穿始终的则是对文学教育功能的孜孜以求,特别是在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文学理论中一直注重文学的教育功能,凸现文学的教化色彩,从而确证文学的实用取向,甚至有论者将儒家学说称为“教化的哲学”而与西方哲学加以区分。李景林认为:“儒学具有‘教化’的功能和作用,这使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同

2、于西方哲学”,“对于儒学这个‘教化’境域中的哲理系统,我们实无以名之,姑且强为之名曰‘教化的哲学’”,以致孔子所创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表征,因此“它又是中国文化立身成德的价值基础或教养本原。”然而,这一文学教育观念的形成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观念的历史缘起及其价值取向的最初品性。文学教育的发生总伴随着文学活动的发生,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开始一般可以追溯到文学观念的最初形态,虽那时的文学教育还不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教育,但却包含了后来文学教育的基本质素。正如

3、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可以追溯到先秦以前,当时并没有纯粹的文学活动,更没有明确的文学教育观念形态,只有一些文学教育的原始质素,其大多蕴含在宗教活动(如占卜、祭祀等)、先民的日常生产活动和政治活动之中,而且文学教育的内容也繁杂多样,当时“歌谣、祝辞、神话、传说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这也是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是,就是这些文学教育的最初形态,已经初步显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思想的初质。有论者将从文学发端到20世纪之前的中国文学分为“自然文学、神士文学和政教文学”三种类

4、型。这种划分基本体现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精神历程,但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中自然文学指原生状态的文学样式,是尚未赋予社会功能的文学,而神士文学则是指先民的祭祀、占卜等活动并被纳入社会功能体系的文学,它们主要集中体现了在以儒家为主导的政教文学之前。作为先民时期的文学样式主要是自发的原生态诗歌、民谣以及谚语等自然文学,大多来自生产劳动或是作为当时的一种生命情感的不自觉的显露。如为人所熟知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揭示了当时先民们的狩猎场景。又如《吕氏春秋·乐成》记载:“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

5、‘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则反映了当时农耕灌溉场景。虽然这些民歌在其原初意义上并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因其来源于先民心声的直接表达,在一定意义上仍可以洞见其蕴含的教育作用。因为这些自然文学已经具有了群体化意识和情感,具备了社会属性。就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哀乐之心感,而欧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也就是说在这些最具自然状态的文学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民生疾苦具有政治考量价值,从中可以考见治理国家的得失,从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甚至他们

6、专门派人到民间采集诗歌以了解民情。又如《春秋公羊传注疏·宣公十五年》所载:“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因此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无意识的诗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作为观照民心、了解社会的途径,体现了文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当然,这种原生态自然文学还是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文学型态,与此相比,神士文学则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种种自然现象的认识极为有限,对自然界中出现的刮风、下雨、雷电

7、以及其他地质灾难等难免产生恐惧和不解,进而形成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同时也体现先民对自然世界的素朴认识,于是出现了具有宗教色彩的文学活动,诸如求神、祭祀、占卜等。据《尸子》记载“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身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林之野。当此时也,弦歌鼓舞者禁之。”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祭祀活动是何等庄重,也表现出对自然神灵的顶礼膜拜之情。人们不仅祈福于天,甚至出现问政于天,祈求天神降福于天下苍生。在《墨子·天志上》记载:“故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欲以天之为政于天下,明说天下之百姓,故莫不刍牛羊豢犬彘,洁为粢盛酒醴,以祭祀上帝鬼神

8、而祈福于天,我未尝闻天下之所求祈福于天子者。”在古代祭祀活动中始终都伴随着诗歌、音乐和舞蹈,在当时诗、歌、舞本是三位一体,因此,这种带有巫术性质的活动也是先民最初的文学活动。所谓“巫”,《说文解字》解释为:“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王国维就认为:“巫之事神,必用歌舞”,“是古代之巫,实为歌舞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