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

ID:36531100

大小:111.2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1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_第1页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_第2页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_第3页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_第4页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主讲人:朱明光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组组长,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杜毓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戴颖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刘子森北京101中学高级教师【戴】各位老师:大家好!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一线的老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始进行思考,甚至产生了一些困惑。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模块中遇到的概念、定义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教材中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行文时在使用但又不加以解释”的情况该如何把握——

2、既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这些概念说不明白就无法讲清与之相关的其它问题,同时受到课时的局限又不能将其讲深讲细?……等等。首先,我们请专家为我们解读一下——有请“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明光老师。【朱】在高中新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老师们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新观念——“淡化定义”。这是有关在教学中把握和运用基本概念的新“概念”。为什么要“淡化定义”呢?在教材和实际教学中,我们“淡化定义”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着眼于学术规范,不便定义;二是着眼于目标设置,不必定义;三是着眼于目标实施,

3、不宜定义。所谓“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其要义是“概括”。概念作为思维的形式,是认识的工具,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定义”则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明的说明。”其要义是“确切而简明”。定义作为概念的表述,是学理(术)的方式(规范),而不是呈现概念的惟一方式和评价概念的唯一尺度,更不是概念本身。诚然,概念,特别是理论概念的确立和运用,始终是学科课程实施的基本使命,对于教学活

4、动的开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更要明确的是:概念本身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必要手段。通过教学,要认识的对象是生活,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如果只是针对概念本身提出认识要求,甚至只关注表达这些概念的文字规范,势必会把课本本身当成了最终认识对象,其表现是远离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求一字不差地背、记概念的定义,以至固化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种把概念的定义奉为“神圣”的思维定势,说到底,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在教学和评价中,对形成正确的概念或正确地运用概念的要求没有错,错在过分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要求。教学的关注点不在于能否

5、穷尽概念的全部意义,而在于能否顺乎学生的阅历和学历。概念的确立是重要的,但其准确与否、成效如何,取决于能否用以把握住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取决于能否背下它的定义。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生活》将其定义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而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则将其概述为:“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

6、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实质内容上看,两种概括是一致的,并不矛盾;从表述方式上看,后者比前者具体些,不是简单重复;从评价要求上看,不必设定其中一种为标准,两者都是对的。问题在于,如何采取某种恰当的方式实施评价。即:避免导向对定义的标准表达,而力求导向对概念的正确把握。根据我的经验,要谈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区分内容标准、标准答案和评价标准这三个概念。一是内容标准不等于标准答案。内容标准固然包含对学科知识的要求,但我们称之为“标准”的东西,它的真

7、正标尺不在于特定学科知识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凭借相关经验(知识)支撑本课程的特定目标,即基本观点。二是内容标准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但不等于评价标准本身。实际上,作为教学要求的标准是基本标准(或最低标准),而评价标准是级差标准,换句话说,教学是对学生“该做什么”、“做了什么”的要求,评价衡量的则是学生“能做什么”、“做了多少”,而这并不取决于、也不可能取决于定义的准确与否。三是评价标准也不等于标准答案。既然评价的核心,不是概念定义,而是基本观点,那么水平的区分,应取决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来自于基本观点的把握,见之于具体材

8、料的运用或阐释。因此,制定评价标准,不可能是标准答案式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评价标准呢?换言之,我们评价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一些要求,供参考。在确认基本观点的前提下:n能否清楚展示基本问题n能否恰当应用相关学科知识n能否以恰当方式通过推理来为基本观点作说明。n能否为解释基本观点举出说明力强的证据。n回答问题是否针对性强。n阐述问题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