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ID:36517271

大小:356.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_第1页
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_第2页
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_第3页
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_第4页
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12期(总268期)吉林水利2004年12月【文章编号】1009.2846(2004)12-0014—04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刘永贵1,朱玉梅2(1.吉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吉林吉林132011;2.吉林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吉林吉林132011)[摘要】近几年,城市沥涝灾害频频发生,已呈现出城市化程度愈高,沥涝对城市的影响越大的趋势。本文通过沥涝灾害成因的分析,按照“科学防治”、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对防御与治理沥涝灾害的途径与对策进行

2、了探讨与研究。【关键词】城市沥涝;影响分析;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B1沥涝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城市沥涝是由雨洪导致的城市内涝,沥涝灾害一旦形成又会诱发多种次生灾害。从近年北方城市发生的沥涝灾害的实例看,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1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立交桥是城市局部的交通枢纽,尤其是下卧式公铁立交桥,底层桥孔路面高程低,有较大的集雨汇流面积,遭遇强降雨后,汇流快,积水量大,路面淹没深。2004年北京“7·10”暴雨,城区有41处大量积水,8处积水严重的都是立交桥位置。莲花桥和复兴门桥位置

3、的积水深度达2m,致使交通瘫痪。同日哈尔滨市城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受积水影响,城区19处交通线路堵塞或瘫痪,4h后才恢复交通。1.2对地下建筑设施的影响城市建筑物由过去的地面以上逐步向地上和地下两个空问方向发展。地下铁路、商场、停车场、过街通道、人防工程、地下室等建(构)筑物在城市中的分布越来越广。地下建筑处于正常水平面以下,积水超过其出人口标高,积水就会涌入。若地下设施内物资抢运不及时,易发生经济损失;人员撤离不及时,则危及人身安全。北京“7·10”大暴雨“天外天小商品市场”淹没水深达1.6m,积水量超过10

4、000m3。1.3对供电、通讯、网络传输的影响城市地下设施被淹后供电线路短路,电网自动跳闸,为安全考虑采取局部拉闸断电措施。北京市“7·10”暴雨全市就有38条10万千伏电路自动跳闸,受供电中断影响,43处交通岗信号中断,导致交通秩序的混乱,迫使北京警方紧急出动2000多名交警进行交通疏导。1。4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一是交通堵塞市民出行误乘飞机、火车,如果沥涝灾害发生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会给市民带来更多的不便;二是低洼处房屋进水。北京“7·10”暴雨全市有4698间房屋进水。如果房屋长时间遭受雨水浸泡,危

5、房极易倒塌;三是经营场所进水被淹,经营业主遭受经济损失。2沥涝灾害产生的因素2.1城市水文特性值发生变化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积剧增,产汇流特性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缩短集流时间,在城市低洼地带短时间内汇集了大量的雨水。2.2排水系统标准低.雨洪不能及时排出我国一般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是5--20年一遇,与发达国家100年一遇标准差距较大,目前,有些发达国家的排水主干网已达到了300年一遇。部分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将污水接入雨[收稿日期】2004—08—06[作者简介】刘永贵(1960一

6、)男,吉林蚊河人,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高级工程师。一14—万方数据吉林水利沥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刘永贵等2004年12月排管网,形成雨、污混排,易使管路淤积堵塞。当雨水进水口处的水位较高,而污水进口较低时,形成雨水倒灌现象,加剧了沥涝灾害的形成。2.3“热岛效应"易诱发沥涝灾害性天气“热岛效应”是城市的地面温度较城郊外围高,上升气流比郊外强,城市大气中吸显性污染微粒多,易形成水气凝结核,降雨云团遇城市地面上升气流易产生强降雨过程。从近几年沥涝灾害发生的情况看,城市范围内发生

7、降雨的机率较城市周边地区大5~10%,强度也大5~15%。“热岛效应”在城市范围内形成局地小气候,下垫层的变化是诱发强降雨的主要因素之一。2.4城市内河、湖泊面积缩小.降低滞蓄雨洪能力城市雨水一般都是就近排人附近的河道和湖泊。由于城市开发建设盲目侵占河流滩地,围填湖泊造地;建筑残土和生活垃圾填堵缩窄河道,淤积使河床抬高。其结果一方面使河、湖槽蓄雨洪的自然空间减少;另一方面导致河、湖水位升高,排水系统排水不畅,局部甚至出现倒灌。2.5预警机制不健全。应对灾害能力弱南方沿海城市遭受暴雨、台风、高温等灾害的机率多,

8、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而北方城市没有处于多雨带位置,受台风的影响也较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内陆城市防御沥涝灾害的预警系统尚未建立起来,相对而言,北方城市防御沥涝灾害的能力较弱。3防御沥涝灾害的有效途径3.1建立科学完善的防御灾害机制城市沥涝灾害有很强的扩展性,是一种突发性强、涉及范围广、一种灾害可诱发多种次生灾害的灾害。灾害一旦发生,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协调相关部门,紧急应对出现的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