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

ID:36516660

大小:73.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_第1页
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_第2页
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北农学报2002,17(4):93~95ActaAgriculturaeBoreali-Sinica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左豫虎,薛春生,刘惕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室,黑龙江密山 158308)摘要:环境条件下与大豆疫病发生的程度密切相关,其中土壤绝对湿度最为重要,土壤绝对湿度在14135%~57112%时,发病率从25%增至100%;空气温度次之,低于10℃时P1sojae不能侵染寄主,10~25℃时幼苗疫病发病率从最低升至最高,25℃发病率最高,温度再升,高发病率开始下降;光照强度对该病的发生影响

2、不显著;不同大豆品种存在抗病性差异。关键词:大豆疫病;发生;环境条件中图分类号:S4351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091(2002)04-0093-03大豆疫病(Phytophthorarootrotofsoybean,简称PRR)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2jae)导致,危害极为严重的大豆病害之一。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曾大面积发生,成为当时〔1〕〔2〕美国大豆能否继续种植的关键因素。1991年沈崇尧等首次报道在我国东北发现并且分〔3〕〔4〕离到了P1sojae。1997年马书君报道了黑

3、龙江省的PRR发生情况。薛津对PRR的病〔5〕原、症状和防治进行了报道。张国栋对PRR的症状与鉴定、病原菌、生态与流行、大豆抗耐病性及其遗传和防治策略等诸多方面的世界各地最新研究进展作了全面阐述,引起大豆科技工作者对该病的重视。近几年该病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苗期死株率轻则10%,重则80%~90%,甚至造成局部地块绝产,对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国外报道,PRR的发生与降雨、土壤类型、耕作制度、肥料、栽培品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而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初步研究了环境因素对PRR发生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理

4、论依据和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1 供试菌种和品种〔6〕供试菌种为大豆疫霉菌Ps2111,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室提供;供试品种为垦农4、垦农7、垦农14、垦农15、绥农8和合丰25,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豆育种基地提供。112 试验方法11211 土壤绝对湿度与幼苗发病的关系 将胡萝卜(C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7d的菌丝连同培养基用组织捣碎机打碎后用无菌水定容至40mL,配成菌丝悬浮液母液。取母液40mL,稀释成体积依次为40,100,200,300和400mL的菌丝悬浮液,分别加入栽植合丰25大豆幼苗(真叶期)的

5、花盆中,使土壤绝对湿度分别为14135%,32164%,39183%,45141%收稿日期:2002-05-0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97B2-3-08)作者简介:左豫虎(1965-),男,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5-2004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94华 北 农 学 报                   17卷和57112%。每处理20株,3次重复。25℃、光照(2支40W日

6、光灯)下保湿培养72h后调查发病率。11212 温度与幼苗发病的关系 将菌丝块直接接种于合丰25幼苗下胚轴,将接种后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5,10,15,20,25和30℃下,其他条件和培养方法同11211。11213 光照强度与幼苗发病的关系 用菌丝块直接接种于合丰25幼苗下胚轴,将接种后的大豆幼苗分别放置于2000,3000,4000,5000和6000lx光照条件下,25℃保湿培养,72h后调查发病率。每个处理20株,3次重复。11214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 用菌丝块伤口接种法接种在垦农4、垦农7、垦农14、垦农15、绥农8

7、和合丰25的幼苗下胚轴,培养方法同11211,72h后调查发病率。2 结果与分析211 土壤绝对湿度与幼苗发病的关系大豆疫病的发病率随着土壤绝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土壤绝对湿度达到57112%时发病率高达100%(表1)。由此可见,土壤湿度是影响大豆疫病发生的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212 温度与幼苗发病的关系温度在0~10℃范围内,接种株均未发病,说明在较低的温度下P1sojae不能实现对大豆幼苗的侵染。在10~25℃范围内接种,幼苗发病率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加,25℃时发病率最高达5812%,温度高于25℃后,发病率又逐渐下降

8、。结果表明,适于大豆疫病发生的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低温度大于10℃(表1)。表1 环境条件、品种与大豆疫病发病的关系温度土壤绝对湿度发病率光照强度发病率发病率发病率(%)品种(℃)(%)(%)(lx)(%)(%)5014.3525.0200047.3垦农40100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