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98605
大小:3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1
《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 彭金山 内容提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要做好保护工作就要发掘其自身的生长要素,从而采取相宜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民众的自觉意识,实现可能的功能转换,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等几个方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防止只做“搭台”的角色、搞“官员工程”、脱离群众、不看对象搞“一刀切”、过度开发和文化造假。 关键词:衰落与生长思路和措施防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各种民俗
2、、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而文化空间则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十分丰厚,但是长时期里由于左的观念和认识方面的偏差,其中的许多东西都被当成“牛鬼蛇神”扫地出门,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随着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终于被提到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日程上来了,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关系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目前,国家已将非物质文化遗
3、产的保护工作当作一项重大的工程对待,这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一次重要的机遇。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只是一个经费的问题,还有一些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问题需要弄清楚。比如刘锡诚先生提出的为民间信仰正名的问题,就是一个在实施中绕不过的听起来抽象却又很实际又很具体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刘先生有他的真知灼见,我不去说它了。这里,仅就其他方面的有些思考谈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一、衰落与生长 从总体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就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
4、产来看,大多属农耕或游牧文明的产物。它们一开始都是实用性质的,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这种功利作用粗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的,还有一类是间接的。前者如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及巫术、生产工艺等,后者如民俗仪式、民间表演艺术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已经消亡或正在削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随之嬗变,其衰落之势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比如流传于甘肃陇南的说春习俗,一些人在过年时到外村去,肩背褡裢手拿快板,挨家挨户去说赞词,讨吃喝。吃饭
5、问题解决了,你还要他去“说春”,现实吗?!再如用巫术驱病,过去在农村是相当普遍的,如今其功用已接近消失。社火、民歌等艺术样式的功能业已发生了转移,且在现代艺术的冲击下其功能已大大减弱。那么,如何在颓势中保持生长的活力?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要素是什么?动力在哪里?就成为我们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民俗的规范与制约:作为已经形成的民俗,其潜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民俗作为由历史形成的非强制性质的俗民规约,它渗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随着它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的消失而消亡
6、,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会表现出顽强的“精神独立性”。我们姑且把这种物质基础已不存在而精神事象依然流传的现象,称之为该民俗事项的“后功能时期”。那么,目前我国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在这种“后功能时期”。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善待“民间”,善待民俗文化,不能动不动以“落后”来指称这些文化现象,而是要看到它的合理性,并且利用民俗这一俗民规约的力量促使其生长,让那些有益的成分参与到民族精神的铸造过程之中,给它们的存在和流传一个和谐的环境。当然,对待恶俗就是另外一种态度,决不允许其以“保护”的名义死灰复燃。 (二)
7、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认同心理: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活动的某种实现,它既是诞生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带有明显功利性质的文化现象,同时又是精神创造的果实,联系着包括民族审美意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因素。后者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往往为族群中的个体所接受并传承下来,继而成为民族心理的有机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心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来说,这种文化认同心理比起民俗的规范和制约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是来自创造主体内在的动力。 非物质文
8、化遗产的生长要素是多层面的,但上述两点是最具活力的要素,因为它们都有着绵长的生命之根,这根深植于俗民个体的自觉意识。 二、弄清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的关键性要素,提出保护的思路和制订相关措施就有了切实的立足点。 (一)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使民众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价值和作用,增强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俗民自己的创生物,又由俗民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在传承中或发扬光大,或渐次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