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

26.1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

ID:36478376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26.1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_第1页
26.1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_第2页
26.1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6.1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26.1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怎样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六课第一框《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1)“小康”这个话题由来已久。《诗经》当中曾经记录了老百姓对于小康社会的向往。(展示图文资料)(2)新中国成立以后来,我们国家是谁第一个提出了“小康”这个目标呢?(展示图文资料)邓小平(3)2012年11月8日,中

2、共中央总书记上胡锦涛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由此,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二.讲授新课(一)感受“小康”1.家乡——启东变化知多少教师展示一组“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启东变化”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思考:(1)这组图片反映了启东的哪些方面的变化?学生回答:住房、消费、交通……(2)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变化?学生回答:……教师: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启东人民的进入了小康生活,这得益于党的“三步走”战略的实施。2.“三步走”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学生回答: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

3、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教师:实施“三步走”战略最终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实施“三步走”战略的情况如何?学生回答:到2000年,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教师:这里提到的总体的小康,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抽象由教师阐释,文字资料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康发展的进程”)实现总体小

4、康后,还有贫困吗?学生回答:有。教师:在哪些地方还存在着贫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个内容:(二)关注贫困1.总体小康——低水平(1)教师展示“西部贫困地区的部分图文资料”,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西部地区的贫困主要存在于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存在于住房、交通等各个方面。(2)教师展示“我国与日本在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对比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张图表中我们看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还不高。教师归纳:所以,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2.总体小康——不全面教师展示“我国在2002——2012年的受教育

5、程度人口比重的对比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表上可以看出,在2002——2012年,我国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口所占的比重明显有了提高,小学和文盲所占的比重在下降,也就是说我国整体受教育程度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看到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的比重极少。当然,造成许多人无法提高学历的原因有许多,包括贫困导致上不起学或辍学等。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现状?学生回答: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三)总体小康——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教师展示“1978年、1995年、2000年、2008年、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对比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图表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城镇居

6、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越来越大。2.教师展示“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表告诉我们在同一年里不同地区收入的差异,和同一地区的城镇与农村的差距。那么,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什么?学生回答:我国的部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3.教师展示“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对比表”,学生思考:东中西部地带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变化如此之大,说明了什么?(结合第1、2问来回答)学生回答: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特别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教师归纳:我们目前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

7、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学生齐读)4.教师追问:解决贫困问题关键要靠什么?学生回答:关键要有钱。教师: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善民生:学生回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扶贫开发计划;推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消农业税;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和书本费……教师概括:在党和国家的领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