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

ID:36464523

大小:62.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_第1页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_第2页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_第3页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_第4页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摘要]安徽要立足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安徽工业化进程,分析判断安徽工业化程度及所处阶段,对加快安徽工业化进程,促进安徽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研究认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大力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协调并进。  [关键词]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发展战略    一、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评价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选择了

2、一条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当前情况下正确认识安徽省的工业化进程对安徽如何营造大工业格局,实践工业立省使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就业结构分析安徽所处的工业化大致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安徽工业化大致处于配第·5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

3、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从1978年的81.7:10.3:8转变为2005年的48.6.:21.3:30.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33.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1和22.1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安徽人口聚集呈现工业化早期特征。      (二)从产业结构分析,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从产业结构看,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我国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变动

4、状况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2002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4.5:51.8:33.7,第一产业比重已降至20%以下,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以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5的大跨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53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9.9%。从2001年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看。从每一产业所创造的国

5、内生产总值看,第二产业占43%,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一、三产业比重占57%。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一产业的6.3倍。在三次产业当中,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仅为0.396。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      (三)从城乡结构分析看,安徽的人口聚集程度呈现出工业化早期特征  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测算的中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53%,甚至低收入国家也在32%。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安徽的城镇化水平都明显偏低。2001年,我省城镇人口占比为29.3%,而全国城镇人口占比为37.

6、7%,充分显示出我省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全国一般水平,我省城市化水平仅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而可以判断为,现阶段我省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向工业化发展加速增长阶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2.6%上升到2005年的35%,年均提高0.82个百分点。安徽城镇人口比重比中部平均水平低于1-2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过去5年城镇化率提升速度看,安徽相对较慢,5年中安徽城镇化率累计上升4.2个百分点,上升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平均水平0.6个和1.4个百分点。  5    二、结论   

7、 从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正因为安徽省是农业人口大省,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因此应该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来实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政策倾斜,推进发展快的地区更快更好的发展,加速人流、物流的流动与重新分布,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同时在大中城市附近(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和蚌埠圈)形成城镇群。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8、。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俞葵,徐建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