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ID:36429128

大小:396.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10

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_第1页
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_第2页
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_第3页
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_第4页
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4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哲理性材料”的材料作文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

2、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

3、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有关2014江苏高考“青春朽与不朽”作文探究一、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高考作文题以及作文阅卷情况历来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延续去年的“新材料作文”题,考生不会感到陌生。但今年与去年也有

4、不同,不同在于,去年的材料是叙事性的感性材料,今年则是概括性的理性材料,性质不一样。一为哲思,一为故事。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多元”。可以说今年的作文题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题目用“有人说”和“也有人说”的形式,明示了“青春不朽”和“青春易逝”两种不同的看法,写作的指向比较明确,焦点是:“青春,朽与不朽?”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考生自己“选取角度”,只要抓住“朽”或“不朽”,从“青春”、“生命”等

5、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这样的题目体现了“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的命题思想。考生写起来一般不会走题。当然在批改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没有走题作文,如样卷11《青春礼赞》只谈“青春”,述说为“青春的冲动”而付出了代价,受到了惩罚,未谈及“朽”与“不朽”。这就只能是五类卷38分了。另外更离谱的是写“实事求是”,每天这样立意的文章也能批到两三篇。如样卷12,完全忽视两则材料的基本含义是青春朽与不朽,而只是从材料中任意提取“天真”和“自欺欺人”两个词语大发议论,归结出来“实事求是”的中心论点。属

6、于典型的走题作文,评为六类卷27分。高朝俊先生曾经分析今年的作文题,他说:“这道试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考生自己的生活故事,考生平时积累的有关青春的格言、名人的励志故事等,都可以成为本文的材料。语文课本、语文读本中这方面的材料也很多。在选材方面简直可以说是俯拾皆是。立意方面,写“青春不朽”或“青春易逝”都符合题意,只要自圆其说,说出道理来就行。这是一道平易的题目,平就是平常、平朴,易就是容易,好写。”二、审题以及立意在明确了写作的话题之后,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对这两段话的仔细分析,第一句“有

7、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貌似矛盾的一句话,体现的基本价值判断是: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第二句“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其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

8、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可怕第59页共60页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伸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想法是自欺欺人的。于是我们可以用简表表示为青春身体(可朽)青春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