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ID:36424864

大小:8.82 MB

页数:183页

时间:2019-05-09

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1页
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2页
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3页
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4页
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七万里戎来集此,五千年史未闻诸”,西方国家的入侵,引起中华民族的极大愤慨与震惊。在与工业文明的较量中,农业文明的颓势尽显无遗。两个迫切的问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如何救亡?如何图存?中国的传统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根据自己对时局的了解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他们的努力和探索构成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支悲怆交响曲。第一章统治阶级在内忧外患中的应变举措第二章“地上天国”——农民阶级的探索第三章新兴资产阶级为实现近代民主社会而奋斗的几种模式第一章统治阶级在内忧外患中的应变举措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

2、思潮第二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第三节清末“新政”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思潮清王朝经历了“乾隆盛世”之后,从18世纪末期就开始每况愈下,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人地矛盾尖锐,流亡人口大量增加;知识分子仕途堵塞;官场风气更加奢靡败坏;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特别是漕运、河工、盐务、币值、财政、军队等方面,弊窦丛生。边患加剧,鸦片走私屡禁不止,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物价上涨,更使已有的危机火上浇油。嘉庆帝和道光帝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主要是撤换高级官员和节省开支,使得一部分有志解决社会问题的官员和知识分子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条件。他们把读书治学的眼光从单纯的科举、考据转向“明经致用”、“经世匡时”,关心和

3、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他们的议论,在道光、咸丰年间都基本停留在思想的积极意义上,因而称为“经世思潮”。林则徐、魏源、龚自珍、冯桂芬、包世臣、阮元、贺长龄、黄爵滋一、代表人物二、主要思想龚自珍:“修礼仪、变科考、重臣威”魏源:除“法外之弊”(人才受压抑)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修礼仪”:修改完善君臣相处之礼,皇帝与群臣的关系应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互为因果。前者有礼遇后者的必要,后者也应该知道自己的地位,忠于君主,但不能随便更改自己的操守和信仰。“变科

4、考”:改变以八股文章、辈分资历作为用人标准的官吏晋升方法。主张改八股为试策论,用人不拘一格。“重臣威”:加强大臣和地方官吏的权力。主张皇帝“总其大纲大纪”,其外一概不问,给内外大臣以充分的权力,同时增加其薪俸,以减少或防止腐化之事情发生。编译西方著作积极仿制西方战船主张建设一支新式海军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魏源注重变革的“法外之弊”主要是指对人才的压抑。他针对人才问题提出两个意见,一是君主应允许臣子提意见,大臣敢于对皇帝进行批判。二是人才标准要落到实处,人才要有济世本领,能处理农、渔、商、兵、工等各项具体事务,而不应以空谈性理仁义为能。“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5、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手段目的三、经世思潮的意义及时代局限性但其改革的目的仍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其用以改革的方法也没有超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范畴。这种思潮是地主阶级内部面对内忧外患最先做出的积极反应。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第二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关于“洋务派”和“洋务运动”洋务派: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历史学家把部分清

6、朝官员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从事的“富强之计”,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建设近代海陆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称为“洋务运动”。二、外国侵略者对华政策的变化和清政府兴办洋务的意图侵略者对华政策的变化:总方针:千方百计统治中国策略:先打后拉、以华制华清政府兴办洋务的意图:保持内外相安局面,以坚船利炮提高镇压农民起义的的战斗力,同时使外国侵略失其凭借的优势。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寇在西人,似当委曲周旋,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李鸿章学习西人含有防御西人之动机,如何才能得到西人的认可呢?江浙尚在用兵,托名学制以剿贼,亦可不漏痕迹,此诚不可失之机会也。若于贼平之后,

7、始筹学制,则洋匠虽贪值而肯来,洋官必疑忌而阻挠,此又势所必至者。——奕三、洋务事业的兴办1、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汉族,道光18年进士,湘军领导人)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汉族,道光27年进士,淮军领导人,清朝后期的实力派)张之洞(汉族,同治2年进士,号称「香帅」)左宗棠(曾国藩的属下,汉族地主,率领军队收复新疆)沈葆桢(曾国藩的属下,进士出身,接替左宗棠创设福建船政,任南洋大臣)奕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