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

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

ID:36389735

大小:220.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09

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_第1页
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_第2页
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_第3页
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_第4页
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镇江市网络同步助学平台专家系列讲座初中语文之中考文言文复习(1)中考文言文复习——词语解释单位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主讲谢雪岭审稿袁健陆其勇学习目标常见现象常见虚词常用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2.了解常见的文言现象,掌握理解文言词语意义的常用方法。常见现象:一词多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词多义:文言文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示不同意思的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例:道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足为

2、外人道也。(说)常见现象通假现象: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用字的一种现象。 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 “说”通“悦”,意思为愉快。2.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意思为穿着。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意思为全、都。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意思为从前。常见现象词类活用:文言文中一些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功能和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通常情况有以下四种:名词活用为动词,名次活用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

3、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当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就可能活用为动词了。 例:1.有仙则名。(《陋室铭》) “名”解释为“出名”。2.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鼓”解释为“击鼓”。常见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在谓语前面,却又不是主语,就有可能充当状语了。 例:1.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山”解释为“沿着山路”。2.而相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日”解释为“一天天地”。3.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解释为“像狗一样”。常见现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文言文中形

4、容词如果在名词或代词前面,往往活用为动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善”解释为“擅长”。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固”解释为“巩固”。3.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和“远”分别解释为“亲近”和“疏远”。常见现象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文言文中如果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时的动词或形容词就活用为名词了。 例:1.止增笑耳。(《狼》) “笑”解释为“笑料”。2.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坚”和“锐”分别解释为“坚固的盔甲”和“锐利的武器”。常见现

5、象使动用法,就是动词里含有一个“使”的概念。 例: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劳”解释为“使……劳累”。2.必先苦其心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苦”解释为“使……痛苦”。意动用法,就是主语对于动词的宾语含有“认为……怎么样”的意思。 例:1.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解释为“认为……美”。常见现象古今异义:文言文中一些词语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现象就叫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主要有以下四中情形: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例: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6、竭。(《曹刿论战》)“再”解释为“第二次”。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解释为“妻子儿女”。3.几欲先走。(《口技》)“走”解释为“跑”。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解释为“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常见现象常见虚词: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之、而、以、其、于、乃、乎、焉等。常见虚词之:1.用作动词,解释为“往、去、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用作代词,代指人、事、物或作指示代词,解释为“这,这样的”。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7、《愚公移山》)3.用作结构助词或音节助词,解释为“的”或不译。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常见虚词而:作为连词,而在句中可以表示承接、转折、并列和修饰关系。1.表承接关系。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八则》)2.表转折关系。 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3.表并列关系。 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4.表修饰关系。 例: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常见虚词以:1.用作介词。可以解释为“凭、靠、根据、因

8、为、用、拿、把”等。 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必以情。(《曹刿论战》)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常见虚词2.用作连词。相当于“而”,表示承接、并列或修饰关系。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用作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或后果。 例: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