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85366
大小:284.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0
《新建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秒表提交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本设计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电子秒表,还能够显示电子时钟和年、月、日,还能够提供整点报时等功能,本设计的秒表能显示从毫秒级、秒级和分级三个段,分别用六个数码管显示,秒表能够精确计时,方便应用各个领域,另外硬件部分设置了开始、暂停、清零、复位以及电子时钟和电子秒表的切换按键,可以对秒表和时钟进行实时控制。本设计的数字电子秒表和时钟是采用AT89C52为控制核心器件利用74LS245作为数码管的驱动芯片,再利用定时/计数器定时和计数原理,结合显示电路、数码管以及中断原理(实时与分时操作)来实现电子秒表的制作。将软件、硬件有机
2、的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六位数码管显示,能显示分、秒、毫秒,计时精度为0.01秒。其中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包括显示程序、电子秒表定时中断程序、电子时钟定时中断程序、外部中断程序、按键程序、延时程序和主程序。并在keil中调试运行,利用proteus软件仿真调试,简单且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关键字:单片机;AT89C52;74LS245;电子秒表,电子时钟,程序;仿真。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走向深入,同时带动着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
3、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控制核心来使用,仅是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具体的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的应用对象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单片机自二十世纪以来,以极好的性价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所以发展很快,应用广泛。单片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集成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的要求较低,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强、开发较容易等特点,所以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在我国单片机广泛的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表、航空航天和军事技术领域等各方面我们可以开发利用单片机系统获得更高的经济
4、效益,更重要的意义是单片机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以软及取代硬件并能提高系统的性能控制技术称为为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分机各分布式控制的特点,本电子秒表/时钟就利用了单片机这样的特点电子秒表广泛的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秒表计时器也广泛应用于电器制造、国防以及科研单位等相关领域。它还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继电器、电磁开关、延时器、定时器等时间测量。目录摘要……………………………………………………………………………1引言……………………………………………………………………………1第一章总体设计分析1.1电子秒表/时钟课程设计
5、的基本思路……………………………………31.2设计的任务要求…………………………………………………………31.3设计的基本内容…………………………………………………………3第二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2.1系统的总体方案…………………………………………………………42.2单片机主控制器设计……………………………………………………42.3复位电路设计……………………………………………………………72.4晶振电路设计……………………………………………………………72.5显示电路设计……………………………………………………………
6、82.6提示与报时电路设计……………………………………………………82.7按键电路设计……………………………………………………………92.8电源电路设计……………………………………………………………92.9系统总电路图……………………………………………………………10第三章元器件清单3.1电源的元器件清单………………………………………………………113.2系统电路的元器件清单…………………………………………………11第四章软件设计4.1程序设计思想……………………………………………………………124.2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7、图……………………………………………………134.3定时器T0中断服务子函数……………………………………………144.4定时器T1中断服务子函数……………………………………………144.5外部中断INT0服务子函数……………………………………………154.6外部中断INT1服务子函数……………………………………………164.7数码管显示子函数………………………………………………………164.8主函数……………………………………………………………………17第五章调试与心得5.1硬件与软件调试………………………………………
8、…………………185.2心得………………………………………………………………………18第六章总结………………………………………………………………………19参考文献……………………………………………………………………………20附录一电路图附录……………………………………………………………………21附录二系统程序附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