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从闪电谈起》习题1

《13.1 从闪电谈起》习题1

ID:36377544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13.1 从闪电谈起》习题1_第1页
《13.1 从闪电谈起》习题1_第2页
《13.1 从闪电谈起》习题1_第3页
《13.1 从闪电谈起》习题1_第4页
资源描述:

《《13.1 从闪电谈起》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1从闪电谈起》习题一、填空题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的组成的,原子核带电荷,电子带电荷。2、验电器是的仪器,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3、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具有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4、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5、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6、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2、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的缘故。7、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8、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9、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电,这是因为电荷相互。10、 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如果带电则总是一个带电,另一个带电,其中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由于电子而

3、带电。 二、选择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意两物体相互摩擦都可经带电B、只要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就可以带电C、磁铁可以吸引小铁钉,所以磁铁是带电体D、以上说法都不对12、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13、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无相互作用D.无法判断14、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中夹杂着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A、钢丝能增大摩擦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

4、C、钢丝容易传递热D、钢丝能把由摩擦所带的电及时导走15、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16、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异种电荷相吸  B.同种电荷相斥C.分子间相斥  D.大气压作用17、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

5、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A、C带正电,B带负电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8、有三个小通草球,任意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A、三个小球都带同种电荷B、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两上带同种电荷C、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一个小球不带电D、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一个小球不带电19、摩擦创造了负电荷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然后又接近,这时两个小球()A、一定互相吸引B、一定互相排斥C、一定无相互作用D、可能相互排斥,也可能无相互作用三、问答题20、下表是几位科学家在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

6、物体的带电次序,表格中的任何两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根据西耳斯比的资料石棉玻璃云母羊毛毛皮铅绢纸木棉蜡根据赫西和蒙哥马得的资料羊毛尼龙粘胶丝木棉醋酸盐丙稀树脂聚乙烯脂1、物理学中把与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与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棒带电。3、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填“强”或“弱”)4、由表中判断毛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填“能”或“不能”)参考答案1、原子核电子正负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电荷4、摩擦起电5、静电6、异种电荷,互相吸引7、负吸引8、正失去金

7、属箔片带正电,两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9、正同种排斥10、正负得到负11、D12、D13、B14、D15、B16、B17、B18、C19、D20、(1)丝绸子玻璃棒毛皮橡胶棒(2)负(3)弱(4)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