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70439
大小:5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0
《今天,我们怎么教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天,我们怎么教作文?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我非常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与大家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指教。首先,我先说说当前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以及我所感觉到的问题。江苏高考作文自从自主命题以来,全省的作文均分呈现持续走低的状态,尤其近三年来都是在及格线上徘徊,从未突破50分,个中原因在哪里呢?反思平时的作文教学,我们在教学生什么呢?我们也许教了学生很多作文的技巧,教了学生很多文章学的知识,甚至我们还教会学生如何去讨好阅卷老师,我们其实教了很多很多东西给学生。可是学生却总不识好,反而越来越不会写作文了,一大批说理浅薄、故事单薄、缺少层次的平庸之作成为
2、主流。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反省自己。(一)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大的写作空间?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扪心自问,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大的写作空间?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总喜欢这样说,“要想高考作文拿高分,就应该……”我们还喜欢这样说,“这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我们来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自然毫无兴趣,照搬照套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成功地写出一篇文章或作品,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写什么以及怎么写。写
3、什么,就是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主题;怎么写,当然就是结构、布局和表现技巧了。写什么内容,是学生平时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他们去发现、发掘和使用这些经验及知识。而要学生积极发挥这种主动性,就必须明白为什么写。一般情况下,“为什么写”来之于生活感受和思索以及对问题的看法,这种写作欲望,是写作主体发生的,无任何外在因素。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语文课程标准)。由初期朦胧的欲望而逐渐明朗化,变成鲜明的主题,再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使用材料,这也是完全自主的行为。12而现在的写作教学则更多是教师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的有计划
4、的强制性训练,也就是说学生从为什么写到写什么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我们实在没有多少理由去责怪学生,其实是我们在教学生说假话呀。叶老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作文不是无所作为的玩意,不是无中生有的把戏,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谈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了的事情。”作为“生活本身”的写作在我们的教学中却仅仅成为赚取分数的工具,学生自然便丧失了自由表达的权利,更不用说个性而有创意的表达了。当然,造成学生的集体“失语”,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写作的环境、教育的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长期歌唱乌托
5、邦的幻想,我们曾经长期带着假面具生活,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是那样的高度统一。于是,我们总告诉学生,这样说才是对的,那样说是绝对不可以的,久而久之,便将学生那份纯真自然轻易地消磨殆尽。本应该“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习求真”的中国教育就这样与真实渐行渐远。(二)我们还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吗?作文教学应让学生去创造美,并用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一切只有通过丰富精彩的语言来实现。中学生语言经过多年训练已经初具表达通顺的能力,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语言能力往往成为了学生提升作文水平的一个瓶颈。作文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总容易陷入“笔不从心”
6、的窘境,常常有想了一节课还是一字未写的学生;学生写作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刚拿起笔来,气势旺盛,信心百倍,及至文章写出,却发现才达到原先设想的一半。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也是作文的外包装,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明白,它的优劣对高考作文会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可是我们平时在感慨于学生语言的苍白空洞和毛病百出的同时,总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老师和学生同时陷入怨天尤人的境地。对于学生“笔不从心”的情况,我们不妨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多进行一些单项训练作为发展提高的台阶,如想像片段,描摹仿写、选词造句、联句、写片段等等,以便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锤炼语言。对于学生“语言苍白“12的问题,我们也许更要思考
7、其根源所在。唯有找到其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朱光潜说过,思想情感和语言是一致的活动,其中有一方面是实质(即意义),这实质并非离开语言的思想;也有一方面是形式(条理和语言的组织法),这形式也并非离开思想的语言。这两方面犹如人的骨肉和形状,并不能分离独立。汪曾祺也多次谈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他说“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从两个人的表达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当我们要叙述、要描述、要议论时,一定不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