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

(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

ID:36345536

大小:10.08 MB

页数:132页

时间:2019-05-09

(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_第1页
(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_第2页
(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_第3页
(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_第4页
(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神经系统生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本科第六版)主讲人:程秀臻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1.一般结构: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部位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部位⑶轴突始段:产生可传导信息(AP)部位⑷N纤维:传导信息(AP)部位⑸末稍:递质释放部位2.基本功能:⑴感受刺

2、激→兴奋或抑制⑵整合、分析、贮存信息⑶传导信息或神经元分泌激素(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一、神经元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1.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2.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于无髓神经纤维;3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传导速度越快(低温麻醉);4同类神经纤维在恒温动物上传导速度要快于变温动物;(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⑴完整性:⑵绝缘性:⑶双向性:⑷相对不疲劳性:⑸不衰减性:神经纤维的分类⑴根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差异,分为A(α、β、γ、δ),B,C三类(多用于传出神经)。⑵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

3、,分为Ⅰ、Ⅱ、Ⅲ、Ⅳ。(Ⅰa、Ⅰb)(多用于传入神经)(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轴浆运输(axoplasmictransport):轴突内的轴浆是经常流动的,轴浆流动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故称为轴浆运输。快速轴浆运输(410mm/d)顺向轴浆运输(胞体末梢)(驱动蛋白)慢速轴浆运输(1~12mm/d)神经生长因子(NGF)逆向轴浆运输(末梢胞体)狂犬病病毒(动力蛋白)(205mm/d)破伤风毒素(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①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②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营养物质、轴

4、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五)神经营养因子目前已从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发现并分离到多种支持N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的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BD-NF)、神经营养性因子3(NT-3)、神经营养性因子4/5(NT-4/5)等。作用机制:神经营养性因子→N末梢的特异受体(TrKA、TrKB、TrKC受体)→N末梢摄入→轴浆运输(逆流方式)→胞体→促进N元生长发育。(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⑴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

5、卫星细胞。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⑴支持作用⑵修复和再生作用⑶免疫应答作用⑷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⑸绝缘和屏障作用⑹稳定细胞外K+浓度⑺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二、神经胶质细胞第二节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一)化学突触传递(二)非定向突触传递(三)电突触传递一、突触传递1.突触的细微结构①突触前膜:厚7.5nm突触小泡(递质)、受体②突触间隙:20~40nm水解酶③突触后膜:受体、化学门控通道R(一)经典突触传递2.突触的分类经典的突触分三类轴突-树突式突

6、触最为多见(2)轴突-胞体式突触较常见(3)轴突-轴突式突触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前易化此外,串联性突触、交互性突触、混合性突触等(见P280图10-3)R3.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去极化)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出胞)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K+通透性↑Cl-(主)K+通透性↑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IPSPEPSP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R(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慢突触后电位:4.突触后电位(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7、(EPSP)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去极化)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出胞)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 或化学门控通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K+通透性↑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EPSP兴奋性递质(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去极化)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出胞)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或 化学门控通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主)K+通透性↑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IPSP抑制性递质(3)慢突触后电位部位自主神经节、大脑皮层交感神经节类型慢E

8、PSP、慢IPSP迟慢EPSP特点潜伏期100~500ms潜伏期1~5s持续数秒。持续可达10~30min机理K+电导降低、K+电导增高K+电导降低递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突触后神经元胞体就象是整合器,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当总趋势为超极化时,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抑制;当突触后膜去极化时,神经元的兴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