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44641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9
《气候特点(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气候特点上课学校:南汇一中上课班级:初一(2)班执教教师:胡铮上课时间:10月21日下午第2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气候特点”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地理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祖国篇(上)中“气温与降水”章节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分析了我国气温、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的基础上,对我国气候特点的概括、总结和补充。主要包括:“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部分。为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材提供了阅读资料:“我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多样的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些都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即引导学生
2、关注、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气候特点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该部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与接受难度较大。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已有了一年多地理的学习经历,应当已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同时经过对“我国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课程的学习,对本课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应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由于该校学生长期缺少地理专业教师的引领,其基本地理素养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在本章节中对“气温、降水、地形地势”等地理知识进行综合概括与延伸,从已学知识延续到新知识时,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兼顾学生基础及新课教学之间
3、的学习。同时,初一的学生对农业生产较为陌生,如何从气候知识引入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需精心设计。考虑到南汇一中地处南汇,学生对南汇乡土特产——水蜜桃的熟悉程度比较高,因此我考虑以此为突破口,将水果的生长与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学主线,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认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识别季风的特性;例举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能初步探究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发展读图、析图及合作学习能力。方法与过程:通过读“我国气候类型”图,说出我国的气候类型;通过
4、读“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辨识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通过阅读及分组讨论,分析概括气候对农业及生产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影响的讨论,树立探究意识及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土农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概括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给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难点:分析、归纳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是异地教学,综合考虑学情及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以气候对水果的影响作为教学主线。
5、从水果的多样性延伸到气候的多样性,从水果产量的大小年延伸出季风气候的影响。这样的设计意图一方面结合南汇乡土特产(水蜜桃)让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学习,可将较为抽象知识具体化,使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便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从教学手法看,有意采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南汇水果”衍生到常见水果,作新课导入。学生活动:结合生活经验及水果生长的气候条件,寻找各类水果的产地。教师活动:介绍水果生长习性
6、,引导学生思考。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水果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整合地理信息、主动思维。二、气候复杂多样(一)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教师活动:展示不同气候的自然景观、简介气候特征。设计意图: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主要气候特征。(二)概括“秦岭——淮河”地理界线学生活动:回忆古文:橘逾淮为枳;概括“秦岭——淮河”地理界线。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图、归纳。分析气候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设计意图:强调秦岭——淮河地理界线,以学生学过的古文加深对地理 知识的理解。(三)分析气温、降
7、水、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学生活动:读气候类型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图,归纳分析气温与降水、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设计意图:多图合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四)探讨:多样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学生活动:探讨复杂多样的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对地理信息进行综合概括。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一、季风气候显著(一)季风概念的导出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探讨水蜜桃减产与气候的关系。教师活动:播放新闻:2010年南汇水蜜桃减产,引出季风概念。设计意图:从南
8、汇学生熟悉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季风的特征学生活动:观看动画:季风、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描绘季风区与非季风 区分界线。概述冬、夏季风差异。教师活动:播放动画:季风、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介绍夏季风活动范围。分析夏季风对农业的影响。设计意图: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抽象的季风,帮助学生理解季风对我们的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一)探讨:季风的影响学生活动:对比长江三角洲与非洲北部的自然景观。分析上海气候类型。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