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ID:36340196

大小:1.27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9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1页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2页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3页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4页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考试试题(卷)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课程总成绩院(所):教育科学研究院专业:学科教学(化学)年级:2010级农硕学号:210203079姓名:仝瑞丽--------------------------------------------------------------------------------------------------------------------------------1.任选一个讲课内容,整理叙述它的科学史资料,即它的化学史。2.阐述它

2、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3.以此概念为核心,画出它的概念图。4.分析学生学习它的意义。5.设计相关的教学设计,包含设计意图。11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1、整理叙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科学史资料,即原子——分子学说的化学史资料。答:原子——分子学说的创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原子论的形成和发展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哲学家惠施曾说过:“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而墨子认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质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古希腊古典原子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留基伯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

3、物质即原子组成。其继承者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近代原子理论:到了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原子论:化学元素是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所组成。他的原子论为许多经验性的化学定律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解释,使人们认识到纷纭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的统一本质。(二)分子论的提出1803年9月道尔顿系统提出原子学说,道尔顿的原子论同过去的原子论相比,已有雄厚的科学依据。但是,道尔顿的原子论提出以后,在新的实验事实面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矛盾。即在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正式发

4、表科学原子论的第二年(1808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在研究各种气体在化学反应中体积变化的关系时发现,参加同一反应的各种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其体积成简单的整数比。盖·吕萨克在1809年发表著名论文《论气体物质彼此化合》中提出一条定律:当气体相互化合时,各气体的体积成简单的整数比。盖·吕萨克的这一定律给道尔顿的原子论无情打击,顿时使原子论陷于困境。意大利物理学教授阿佛加德罗对这场争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地考察了盖·吕萨克和道尔顿的气体实验和他们的争执,发现了矛盾的焦点,他修正了盖·吕萨克的假说,提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具有

5、相同数目的分子。”“原子”改为“分子”的一字之改,正是阿佛加德罗假说的奇妙之处。他解释引进分子的概念是因为道尔顿的原子概念与实验事实发生了矛盾,必须用新的假说来解决这一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论。1811年,阿伏加德罗详细研究道尔顿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气体反应定律后提出分子学说。他首先肯定原子论和气体反应定律都是正确的,关键是原子论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分子的存在。于是他提出分子假说:1)元素的最小单元是原子,但气体的最小单元并非原子,而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分子。也就是说,气体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气态

6、化合物则是由分子组成,而化11学物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2)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有了这两条分子假说,道尔顿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气体反应体积定律就得到圆满解释。(三)分子假说的曲折经历——原子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为道尔顿原子论释疑竟遭到大多数化学家包括道尔顿本人在内的反对,使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被埋没达50年之久。在1860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里,由于不承认分子是单质或化合物在游离状态下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不承认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一正确假说,世界各国化学家们对原子和分子的认识就很混乱。当时化学家们所倚重的测定原子量

7、的工作也遇到了麻烦,常被当作测定元素原子量的相对标准的氧或氢,由于不承认它们是双原子分子,那么采用例如蒸汽密度法等物理方法来测定原子量,数值就难免产生成倍的偏差。原子量不能准确地测定,分子组成自然就无法测定了。直到1858年,阿伏加德罗去世3年后,他的学生意大利年轻化学家康尼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会议上散发《化学哲学教程概要》的论文,把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用通俗语言阐明,才得到许多化学家赞同。不久康尼查罗又用分子学说原理测定许多物质分子量用实验事实证明分子的存在,至此才使原子学说和分子学说统一成原子——分子学说:(1)一切物质都

8、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但是用化学方法能使它分解。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分割的微粒。(3)原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