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堂生成的闪光点

寻找课堂生成的闪光点

ID:3633828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寻找课堂生成的闪光点_第1页
寻找课堂生成的闪光点_第2页
寻找课堂生成的闪光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寻找课堂生成的闪光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寻找课堂生成的闪光点【主题与背景】“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当前《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课堂是活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生成的会超出教师的预设之外,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善于捕捉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运用自己教育智慧碰撞学生的新智慧,随机渗透地把这些资源转换为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中把握生成点呢?下面就以下两个案例谈谈我自己的想法。【情境描述】案例一:在教学“24-6”时,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我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6=4  4+14=18,14-6=8  10+8=18;还有的同学用做减想加的方法:18

2、+6=24所以24-6=18。这些方法都达到了我的预先设计之内,可谓也收到了预先的效果。正在此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老师,我还有种方法。”话音刚落,其他学生都哄然大笑,这名学生平时学习和表现都不好。我当时想,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吗?小手在同学的笑声中放了下来,我也没有再叫他发言。课后,我把那位学生叫过来微笑地问他:“你还有什么方法吗?”可能是受到我的鼓励,他自信了许多,学生说:“我是先算6-4=2,然后20-2=18,”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突然间我也有点莫名其妙,于是让他说算理,没想到他竟说得有理有据:24减6,个位4个1减6个1,差2个1不够减,就从20里减去2就是18,说得

3、多好呀!多么富有创意的解法啊!【反思】听完学生的话后,我深深震撼了,这个孩子的计算方法是多么有创意啊,而我在课堂中却没有让这名学生说出他的独特想法,没有给他机会去展示自我。可见,在课堂中我们老师要珍惜这些稍纵即逝的意外,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即使我们预先没有设想到,应承认自己的失误,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让它成为我们教学的亮点,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得到不同地发展,快乐地成长。案例二:在教完《认识四边形》这课后,我突发奇想,问孩子:“如果你是老师,你想给大家布置什么作业?”本以为才刚上二年级的孩子,是说不出什么的。但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的点子是如此精彩。    课堂还剩3分钟,我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小朋友

4、自愿上去说。一双双小手高高举了起来,嘴里喊着:“我来,我来!”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首当其冲的是数学课代表郑昊,他学着我布置作业的样子,压低嗓音说:“小朋友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家里,超市里,公园里。今天回家后,到各个地方找一找四边形。”他滑稽的声音逗得全班哄堂大笑。但我却惊讶了,多么了不起的作业!孩子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他们想去生活中找数学问题,想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啊!我马上表示非常赞同这个想法,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一向内向的周红这回也举起了手,虽然手举得并不高,但我发现了,连忙请她上来。她胆怯地说:“老师

5、,我想每个小朋友可以剪一些图形,然后考考爸爸妈妈,要求他们说出是什么图形。”这不正符合孩子们强烈的表现欲望吗?多好的作业啊!把数学带到家中,边玩边学数学,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在考爸爸妈妈的同时,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吴小聪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家有副七巧板,它可奇妙了。都是由一些我们认识的图形组成的。我建议小朋友都去买副七巧板,拼一些有趣的图案,明天再拼给大家看。”我连忙夸他知识丰富,趁热打铁地介绍了一下七巧板,并大加夸奖吴小聪的建议,希望他们回去尝试拼一拼。    下课的铃声响了,但孩子们的手仍高高举着,我让他们把想做的作业写下来,再交给我。

6、手里拿着这一张张小纸条,读着这一条条建议,虽然有些话语句不通,但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孩子们真实的情感,让我明白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反思】    本案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精彩的作业布置超出了老师的预设,成为了一段令老师感到意外的课堂小插曲。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上,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相联系,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变成了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教师抓住了学生思维的碰撞火花,给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处理好了就是一次美丽的生成。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上感受自身价值,感受数学价

7、值,感受身心的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上两个案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亲身经历的,它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新数学课堂,我们数学老师真的应该把把课堂还给学生,随时抓住课堂生成的闪光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预设与生成,需要老师自己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珍视学生的感受,巧抓生成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的学生也各有差异。他们有各自的想法和理解能力,当学生在课堂中想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