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

(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

ID:36331679

大小:7.7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5-09

(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_第1页
(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_第2页
(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_第3页
(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_第4页
(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神经系统感觉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概述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感觉产生过程: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9/20/20211一.感觉传导通路(一)脊髓与脑干功能: 上传感觉信息。躯体感觉传入通路:①浅感觉传导通路脊髓丘脑束(侧束、前束)(先交叉,后上行)②深感觉传导通路:后索-内侧丘系系统(先上行,后交叉)9/20/20212●丘脑: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的总转换站。●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觉、本体感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压觉。9/20/202131.功能:①感觉传导换元接

2、替站;②进行感觉的粗糙分析与综合2.丘脑的感觉细胞群分类:①感觉接替核(第Ⅰ类细胞群)②联络核(第Ⅱ类细胞群)③髓板内的核群(第Ⅲ类细胞群)(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9/20/202143.丘脑的主要核团(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

3、: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9/20/202151)特异性投射系统两种投射系统组成、功能、特点比较(见下页)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3、感觉投射系统9/20/20216特异性投射系统神经元联系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不引起特

4、定的感觉但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③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特点①多级更换N元②投射区广泛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①三级N元交换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9/20/20217(一)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1.体表感觉代表区:⑴第一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后回②功能特点:定位明确

5、、感觉分析十分清晰。③投射特点:Ⅰ.左右交叉:(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Ⅱ.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直立外);Ⅲ.精细正比:皮层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如拇指和食指的投射区大);9/20/20218⑵第二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②功能特点: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麻木感);可能与痛觉有关。③投射特点:2.本体感觉代表区:主要在中央前回(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3.内脏感觉代表区: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Ⅰ.双侧性投射;Ⅱ.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叠区。9/20/20219⑴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区)。⑵投射特点:①视网膜的鼻侧交

6、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4.视觉代表区:9/20/202110⑴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41区、42区)。⑵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6.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5.听觉代表区:9/20/202111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深部痛快痛慢痛痛觉体腔痛牵涉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

7、绪反应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内脏疾患累及临近的体腔壁所致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⑵皮肤痛内脏痛的比较:见后⑴痛觉分类:⑶牵涉痛2.痛觉9/20/202112皮肤(快、慢)痛内脏痛(包括躯体深部痛)传导纤维疼痛特点①产生和消失迅速②定位明确、分辩能力强躯体传入纤维(快痛Aδ,慢痛C)感受器①产生缓慢、持续久②定位不清、分辩能力差③慢痛情绪反应明显③情绪反应明显④无牵涉痛④有牵涉痛敏感刺激钝性刺激(牵拉、痉挛、炎症、缺血等)锐性刺激(切割、烧灼等)自主N传入纤维游离N末梢(其特异性

8、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