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

[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

ID:36324907

大小:811.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09

[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_第1页
[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_第2页
[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_第3页
[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_第4页
[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基础地层评价: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和储集层、评价储集层的岩性(矿物成分和泥质含量)、储油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含油性(含油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产能和生产动态(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产能变化、储集层变化)等。一、储集层的分类地质上常按成因和岩性把储集层划分三类: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与其它岩类储集层。按照储集空间结构可分为:孔隙性储集层、裂缝性储集层和洞穴性储集层。1、碎屑岩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为陆源碎屑岩,主要包括砂岩、粉砂岩、砂砾岩和砾岩。储集空间以碎屑颗粒之间的粒间孔隙为主,有时伴有裂隙(缝)、微孔隙以及成岩过程中所产生的各

2、种次生孔隙。碎屑岩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碎屑、岩石碎屑、胶结物(泥质、灰质、硅质和铁质)及孔隙空间组成。碎屑物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和粘土以及重矿物。白云母和黑云母的碎屑颗粒是砂岩中常见的次要组分。白云母多分布在粉砂岩和细砂岩中;而黑云母则常出现在砾岩或杂砂岩中。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有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等。①碎屑岩储集层基本上就是砂岩和粉砂岩储集层,砾岩储集层较少,泥岩储集层(有裂缝才具储集性质)更少;②一般砂岩储集层的储集性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主要取决于砂岩颗粒大小,同时还受颗粒均匀程度(分选程度)、颗粒磨圆程度和颗粒之间胶结物的性质及含量的影响。③

3、砂岩胶结物一般是泥质的,也有灰质的,以泥质对储集性质影响最大。把松散的砂、砾胶结成整体的物质叫胶结物。最常见的胶结物有泥质、钙质(又称灰质)、硅质及铁质,其中主要是泥质、钙质。a-分立质点式;b-孔隙内衬式;c-孔隙搭桥式图1砂岩储集层中分散粘土的分布类型2、碳酸盐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其基本化学成分都是碳酸盐类(如CaCO3,MgCO3)。碳酸盐岩储集层以孔隙结构为特点分为:(1)孔隙性储集空间:储集性质、油气水在储集层中的渗滤和分布、泥浆侵入的特点等,均与砂岩储集层相似。(2)裂缝性储集空间:裂缝发育的储集层具有油气分布不

4、规律,渗透率高和泥浆侵入深的特点。(3)洞穴型储集层目前测井解释只考虑较小的洞穴,并认为它们在测井探测范围内是均匀分布的,把洞穴与裂缝一块处理,它们的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称为缝洞孔隙度。二、储集层基本参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包括评价储集层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评价储集层含油性的含油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储集层的厚度等。1、孔隙度:储集层的孔隙度是指其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它是说明储集层储集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参数。有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缝洞孔隙度。2、渗透率:在有压力差的条件下,岩层允许流体流过其孔隙孔道的性质称为渗透性。常用渗透率来定量表示

5、岩石的渗透性:达西定律:常用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3、饱和度定义是某种流体(油气或水)所充填的孔隙体积占全部孔隙体积的百分数。(1)含水饱和度束缚水及束缚水饱和度:岩石孔隙中被吸附在岩石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和无效孔隙及狭窄孔隙喉道中的毛细管滞留水,成为束缚水。可动水和可动水饱和度离颗粒表面较远,在一定压差下可以流动的地层水,称为可动水或自由水。储集层的束缚水含量取决于它的岩性。地层的泥质含量越多,岩石颗粒越细、孔隙孔道越窄,其束缚水饱和度越大。判断方法:为了准确评价储集层的含油性,往往需要将地层水的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进行比较。当小,且时,即只含

6、束缚水时为油(气)层;当很高,且时为水层;界于这两者之间的则为油水同层。(2)含油气饱和度原状地层的含烃饱和度即为;冲洗带的残余烃饱和度为;可动油(烃)饱和度为:三、地层评价单井储集层评价就是在油井地层剖面中划分储集层,评价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产能。1、岩性评价:确定储集层岩石所属的岩石类别,计算岩石主要矿物成分的含量和泥质含量,还可进一步确定泥质在岩石中分布的形式和粘土矿物的成分。(1)岩石类别岩石类别: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砾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硬石膏、盐岩、花岗岩、变质岩、石灰质白云岩等。判定方法:主要测井方法有岩性密度测井,还有电阻率测

7、井(感应测井)、声波时差测井、碳氧比能谱测井等。(2)泥质含量和粘土含量泥质含量是岩石中颗粒很细的细粉砂(小于0.1mm)与湿粘土的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用符号表示。划分和确定方法:自然电位测井和自然伽马测井;还有岩性密度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4)泥质分布形式和粘土矿物成分泥质分布形式是指泥质在岩石中分布的状态,一般有三种形式:①分散泥质:使泥质砂岩的有效孔隙度减少;②层状泥质:其体积取代了相应的纯砂岩颗粒及粒间孔隙度;③结构泥质,是呈颗粒状分布的泥质,但不改变其粒间孔隙度。岩石中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和绿泥石。如果有岩性密度测井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

8、方法,就可确定粘土矿物成分及其含量。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