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19384
大小:2.53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05-09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应急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应急处理主讲人:刘大银武汉工程大学目录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及燃爆特性环境污染主要隐患及防范对策典型危险化学品突发污染事件的处理处置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及燃爆特性(一)常见化学品的毒性毒性是指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它总是同进入体内的量相联系的,当评价毒性时,应将危害性和危险度两者区别。前者表示某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机体损伤的可能性,而后者则表示接触某种物质出现不良作用的预期频率。(二)常用的毒性指标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
2、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此值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因此它受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少,波动影响小,是一种比较准确、稳定的急性毒性指标,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急性毒性指标。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三)化学品毒性分级方法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法刺激性作用分级法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法化学物质的急性
3、毒性分级根据LD50进行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这种分级法仅是一个便于比较的相对指标,不能据此区分毒性作用的特点。表1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注:摘自《化学物质毒性全书》。化学危险品刺激作用的分级表2化学危险品刺激作用的分级(根据对人和动物的刺激阈浓度单位:mg/m3)摘自经济互助委员会、公共卫生协作常设委员会,《工业毒理学问题》(英文),GKNT,莫斯科,198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来分级表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GB5044-85)空气中化学
4、物质的危害级别表4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危害级别综合危害性分级方法,及考虑急性毒性的同时,对慢性毒性与环境效应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危害级别见表4。(四)常见化学品的燃爆特性表5常见无机物的燃爆特性表6常见有机物的燃爆特性表7常见农药和消毒剂的燃爆特性(五)常见化学品燃爆特性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固体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
5、体。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可燃气体⑦光⑥能源⑤容器④压力③惰性介质②氧含量①温度可燃液体可燃液体指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液
6、体。可燃液体分类:国家标准GB6944-86将可燃液体分为:低闪点液体(-18℃);中闪点液体(-18℃~23℃);高闪点液体(23℃~61℃)。可燃固体可燃固体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固体物质。熔点低的固体物质其燃烧过程是受热后首先熔化,再蒸发产生蒸气并分解氧气,例如沥青、石蜡、松香、硫、磷等;复杂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是受热时直接分解析出气态产物,再氧化燃烧,例如木材、纸张、煤、塑料、人造纤维等。二环境污染主要隐患及防范对策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
7、、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生态环境安全受到威胁;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人体健康受到危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恶性突发性事件。环境污染主要隐患物料的燃烧爆炸物料的泄露生产故障操作失误自然灾害1环境污染事故分类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污染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以及其他生态破坏事故等。还可分为违法污染事
8、故和意外污染事故。2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生命威胁与健康影响经济损失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安定3环境污染防范对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减缓许多污染事故的发生是因正常条件发生偏差而引起的,如果能事先确定出来某些特定条件及其潜在后果,就可利用相应手段降低紧急情况的发生概率,或者减轻事故对现场或周围的影响。对危险物质处理工艺的风险管理已趋向于采用独立的多重保护层,以减少工艺过程带来的危险,具体可见下图。此图表明保护层的概念是建立在工艺操作本身及其保护系统多种层面的需要之上的。这些保护层包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