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18894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学会倾听,终生受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捕捉契机,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倾听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三是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四是适时评价,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关键词:捕捉教育的契机激发兴趣 培养倾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一、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从小抓起,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
2、,把倾听贯穿于课文教学中,做到及时表扬、及时提醒、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倾听的重视。1、营造安静和谐的倾听氛围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因而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墙上,贴了关于倾听的名言。如:“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让孩子们多听优美的诗句、故事或谜语。每周评出几名“倾听能手”,让能手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孩子善于倾听,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如一年级下册《
3、小松鼠找花生果》这篇课文,上课伊始,就播放小松鼠在不同环境中的叫声来调整学生听的情绪,让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当学生受到启发,有了“听”的兴趣后,接着播放《小松鼠找花生果》的课文录音,同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小松鼠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带着目的听、带着欲望听。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后,留给学生倾听后思考的空间。待学生发言时(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听后你有什么收获、听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等问题),在发言过程中,让听的同学也要边听边思考,听后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说得好、说得对、不完整、不准确等等)。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打断同伴的任何回答,不管他发言怎样,都要在听后才能发言,再作适
4、当评价。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在课外与他人谈心,也要注意听别人的讲话,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他商讨。总之,教师要做好育人的先行者,慢慢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2、动之以情的语言渲染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孩子身上,而常常冷落了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为此,我常常有意坐到“听众”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听,让他明白“倾听”不光是老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我注意环顾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瞧,缪苗今天听得多认真啊!”“大家看,张瑞不仅听懂了别人的
5、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赵旭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他听出来了,他有一双金耳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老师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往往受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我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同学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二、开展活动,激发孩子的倾听兴趣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1、游戏引领,调动孩子倾听的兴趣训练孩子自觉、安静倾听。如:“分组的传话游戏”,“做老师的好帮手”游戏,从听清听懂教师的一项指令,并赋予行动;到一次听清多项指令,完成一连串有多重关系的复杂行为,不仅激发了
6、孩子挑战自我的积极性,还训练了孩子语言的理解力。2、讲述故事,,培养孩子倾听同伴的讲述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一些倾听的技巧。我们以开故事会的形式,让孩子每人学讲一个故事,在讲述结束后;或自己、或相互、或教师向大家提问题,回答,让孩子逐步体会倾听要专注,倾听要边听边动脑,倾听还要有意识地记住一些东西,这样孩子才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准确回答问题,学习适当的词汇和语句,逐步提高能力。3、表扬鼓励,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首先,随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
7、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其次,师生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等。如我教学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这一话题时,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