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学生之根本

人格——学生之根本

ID:3631164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人格——学生之根本_第1页
人格——学生之根本_第2页
人格——学生之根本_第3页
人格——学生之根本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格——学生之根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格——学生之根本人格是什么?人格就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和倾向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它们是在一定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巩固的。人格教育则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人格教育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就是通过有针对的教育

2、和训练,使学生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起来,使不平衡的部分平衡,使滞扣的部分通过重点培养和特别训练达到与其它要素平衡一致,从而使心理结构的整体功能达到和谐、均衡,形成一个高层次的心理活动的完善系统。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可能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实施人格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人格是人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整合,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的美好人格可反照学生的人格,并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教师的高尚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一般人的交往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效,何况

3、教师还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传道”呢!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培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性的潜移默化。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作为育德的一种美的方式。我认为,教师美好的人格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它具体体现在对知识、对事业、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上,对知识要有严谨的学风,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事业要有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的精神;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体现对生活的热爱和高洁的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4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

4、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教师的爱心、道德品质和行为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不能以一桶水来浇灌无数朵花时候,学生势必会对你产生怀疑,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注意“教学相长”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平。教师渊博的知识的涵义不光是书本知识,还应包含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培养起钻研精神的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当学

5、生在高明的舵手——教师的引导下遨游知识的海洋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定会激起他们刻苦奋进、扬帆前行的豪情壮志。因此,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二、形成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格局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人格的尊重,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这本身是精神文明的一种高层次追求。要尊重学生人格,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

6、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4教育多年来的问题就是不把受教育者当“人”来看待,而是当作工具来塑造,不尊重学生人格

7、,把学生作为一种附属物,一种社会的、集体的附属物,因而导致不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抑制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弊端产生教育出现的问题应从教育者身上,从育德者的观念上和理念上找问题。这是教育者提供重要的育人观问题。因此,应还原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实际上是把人作为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根”来看待。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一个真正意义的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格局才会形成。教师们会给孩子更多的爱,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温暖、医治孩子心里的创伤,用自己精神甘霖去洗涤孩子思想污渍。三、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