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

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

ID:36294172

大小:6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8

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_第1页
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_第2页
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_第3页
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_第4页
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醒脾养儿颗粒地应用特点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醒脾养儿颗粒的应用特点分析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姓名:实习单位: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语实习成绩实习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论文指导老师评语论文成绩89论文指导教师(签名):2014年5月6日系部意见终审成绩终审教师(签名):年月日标准文档实用文案目录摘要……………………………………………………………………1醒脾养儿颗粒的应用特点分析………………………………………2一、醒脾养儿颗粒的处方解

2、析………………………………………2二、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应用………………………………………3三、结论………………………………………………………………5参考文献………………………………………………………………7致谢……………………………………………………………………8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摘要醒脾养儿颗粒是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专利儿科药品,也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上市数十年来,疗效确切,深受广大用药群体的喜爱。本人在实习期一直从事醒脾养儿颗粒的营销服务和质量跟踪工作,期间,针对醒脾养儿颗粒的服用群体、处

3、方医生进行了长时间的疗效跟踪和意见反馈,结合自身药学知识,简述了醒脾养儿颗粒的处方解析、功能主治、药理作用、毒性试验、临床用药特点、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等。希望能更好的、全面的服务于临床应用。关键词:醒脾养儿颗粒处方解析功能主治药理作用临床用药特点标准文档实用文案醒脾养儿颗粒的应用特点分析一、醒脾养儿颗粒的处方解析(一)、醒脾养儿颗粒的组方醒脾养儿颗粒是依据中国民间延用了数百年的数十种植物药处方,在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液相色谱及质谱等现代技术进行筛分处理后,获得的处方独特、有

4、效安全的药品,它的组方成份分别为毛大丁草、一点红、蜘蛛香、山栀茶。辅料为蔗糖,制成黄褐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剂,味甜,微苦。每包2克,为最小服用剂量。1.毛大丁草(菊科植物GerberaPiloselloides(L.)Cass.的全草)[1]药用成份:5-甲基香豆素-4-o-β-D-葡萄糖苷(5-methylcoumarin-4-o-β-D-glucoside)及熊果甙。药理作用:燥湿醒脾,补虚,敛汗。用于食积纳差,脘腹胀满,盗汗,遗尿等。2.一点红[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

5、DC.的全草]药用成份: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2,3,5,4’-四羟基芪-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side)。药理作用: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便溏,便血,肠道溃疡等。3.蜘蛛香[败酱科植物蜘蛛香Valerianajata—mansiJones.的根]药用成份:乙酰氨基缬草酰(Acetoxyvaltrate)及柠檬烯(Limonene)。药理作用:祛风除湿,消炎止泻,理气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4.山栀

6、茶[海桐花科植物海金子PittosporumillicoidesMak.的根]药用成份:还阳参油酸(crepenynicacid),侧耳素(pleurotin),7-羟基卡达烯醛(7-hrdroxycalenal)。药理作用:养血,补虚弱,镇静,安神。用于体虚遗尿,血虚烦躁,失眠多梦,小儿夜啼等(二)、醒脾养儿颗粒的药理作用标准文档实用文案醒脾养儿颗粒能使胃液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增多,胃蛋白酶活性增高,具有助消化作用。能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运动亢进,能对抗番泻叶的致泻效应,具有固肠止泻作用。能延长戊巴比

7、妥钠的睡眠时间,具有安神作用。离体肠肌试验表明,具有解痉作用。对非缺铁性贫血有效,具有补血作用。对儿童生理功能紊乱导致的便溏、腹泻有确切的疗效。二、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应用(一)、醒脾养儿颗粒的功能主治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燥盗汗,遗尿夜啼(二)、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应用及特点1、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厌食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2],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可因胃肠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低下、消化液的分泌减少、酶

8、的活性减低。另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的调解失去平衡。本文主要探讨由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所致的小儿厌食。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喂养不当、胃阴不足、脾胃气虚所致[3]。由于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的滋补食物如过食肥甘厚味,阻滞气机,或挑食偏食,进食不定时,皆可导致脾胃失健,运化失司,从而产生食欲不振,食而无味。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若胃阴不足,食物难以腐熟,津液无以化生,故而厌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