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86935
大小:12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08
《文言文人物传记中的高频词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人物传记中的高频词总结 (一)词语 1、比 ①<动>并列;挨着。《梁书王筠传》:“吾得比踪昔人。”②<副>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③<动>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④<动>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⑤<名>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⑥<副>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⑦<副>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⑧<介>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⑨<介>为,替。《孟子·梁惠王上》:
2、“愿比死者一洒之。”⑩<介>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动>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 2、踣bó①<动>向前仆倒。《捕蛇者说》:“饥渴而顿踣。”《家有名士》:“果倒踣”②<动>事情遭受挫折。《〈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③<动>败亡;破灭。《管子·七臣七主》:
3、“故设用无度,国家踣。”pòu<动>毁坏,破碎。《吕氏春秋·行论》:“将欲踣之,心高兴之。” 3、俾bǐ<动>使。《元史彻里》:“俾常侍左右。”bì<名>同“裨”,益处;裨益。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谋夫起予,哲士俾我。” 4、便biàn①<名>便利;方便。《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动>有利于。《信陵君窃符救赵》:“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③<形>简便,轻便。《冯婉珍》:“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④<副>就,即。《孔雀东南飞》:“槌床便大怒。”⑤<连>即便,即使
4、。《兵车行》:“便至四十西营田。”pián①<形>安逸。《墨子·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②<形>口才好;能说会道。《孔雀东南飞》:“便言多令才。”【便嬖】受宠幸的亲近小臣。《孟子·梁惠王上》:“便不足使令于前与?”【便宜】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明史马文升传》:“数条上便宜。” 5、绌chù①<名>缝。《史记·赵世家》:“黑齿雕题,冠秫绌,大吴之国也。”②<形>不足。《记丐侠》:“而绌于资斧”③<动>通“黜”。贬退,罢免或降职。qū<动>通“诎”。屈服。王安石《赠司空兼侍中文元
5、贾魏公神道碑》:“责以信义,告之利害,客绌服不能发口。” 6、侪chái①<名>类;等。《虞初广志》:“吾侪小”(吾侪: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们”。)②<副>一起;混同。《列子·汤问》:“长幼侪居……男女杂游。”③<动>相为配偶。《汉书·扬雄传》:“侪男女,使莫违。”【侪辈】同辈。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谦,又与遂同时侪,于是交与语移时,不及军事。”【侪流】同类的人,同辈。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复拜中书舍人。既至京师,侪无在者。”【侪伦】同辈。 7、
6、敕chì①<动>告诫;告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②<名>君王的诏命,诏令。《后汉书史弼传》:“乃豫敕断绝书属。”③<动>整顿;整治。《韩非子·主道》:“贤者敕其才,君因而任之。”【又】<形>同“饬”。严谨。《诫史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敕戒】警告,儆戒。【敕勒】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敕厉】告戒勉励。【敕命】1.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诏令。《释名·释书契》:“符,付也。书所敕于上,付使传行之也。”2.皇帝封赠的诏令。《清会典事例·中书科·建置
7、》:“六品以下授以敕。”【敕使】传达皇帝诏书的使者。杜甫《巴西闻收京阙送班司马入京》二首之一:“剑外春天远,巴西敕稀。”【敕授】唐代封授六品以下的官称敕授。【敕书】唐代皇帝写给大臣僚属表示慰问或训诫的文字。 8、昶chǎng 白天长。用于人名《家有名士》:“唯父昶异焉”chàng通“畅”。舒畅。嵇康《琴赋》:“固以和昶而足耽矣。” 9、伺sì①<动>侦察;探索。《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②<动>守候。《明史马文升传》:“夜持弓矢伺其门。”③<动>等候。《柳毅传》:“凝听翔立,若有
8、所伺。” 10、第dì①<名>次第;次序。《虞初广志记丐侠》:“毕事而次第发还之。”②<名>官僚和贵族的住宅。《宋史岳飞传》:“帝初为飞营第。”③<名>科举考试的等级。成绩好为“甲第”、“上第”,考中了叫“及第”,没考中叫“落第”、“下第”。《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芋老人传》:“书生用甲第为祖国。”④<副>但;只管。《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⑤<副>只;仅仅。王禹偁《黄州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