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

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

ID:36283863

大小:61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08

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_第1页
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_第2页
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_第3页
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_第4页
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_第5页
资源描述:

《wxf-职称管理和晋升通道管理设计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称管理与晋升通道总结交流咨询顾问:魏新法10/1/2021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国职称制度的发展历史及概念介绍目录晋升通道的几种模式皖煤晋升发展通道思路我国职称制度的发展历史一、沿袭阶段专业人士职务任命制二、创建阶段技术职称评定制(属于中国独创)评委会评审,政府人事部门授予不受岗位数量限制取得职称不担负职责,只标志学术、技术水平与工资待遇不挂钩终身制三、改革阶段技术职务聘任制存在三大特点:评价、使用、待遇三位一体。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工资待遇明确。存在三大弱点:专业范围窄、待遇挂钩紧、管理

2、方式死。第三阶段建立了29个职称系列四、调整阶段职务聘任与职业资格制双轨运行机制调整阶段的四项措施:1、建立与职务聘任制并行的职业资格制度;2、对企业放开职称指标和结构比例限制;3、修正职称工作的基本内涵;4、建立人才评价体系。陆续出台了54个职业资格系列资格准入类(44个)水平评价类(10个)解放初期——上世纪60年代初叶1978年——1983年1986年——1994年1995——今第一阶段是沿袭阶段解放初期到上世纪60年代初叶。这一时期的职称制度沿用了旧中国对专业人士的职务任命制度,主要是根

3、据用人单位的职位需要,在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中选拔任命,并直接兑现工资待遇。建国初期,我国处于人才匮乏时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奇缺,能称得上“师”的人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要为少数人专门创立一种管理制度,既没有可能性,也没有必要性。进入上世纪60年代,单位的分配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职务任命制度不得已停顿下来,出现了第一个制度空白时期,一直持续了十余年。第二阶段是创建阶段与改革开放同步,1978年开始,按照邓小平“要建立学位制度,也要搞学术和技术职称”的要求,在学术、技术领域设立了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4、这一制度属于我国自己创立的,有五大特点:一是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成就,由评委会评审,政府人事主管部门授予技术职称,标志其学术技术水平;二是评定职称没有岗位限制,只要达到要求的学术、技术水平,就可以评定;三是取得职称并不担负职责;四是与待遇不挂钩;五是终身制。这一制度的问题是与岗位、职责、待遇“三不沾”,评定工作的激励作用不强,管理呆板,一评定终身,评审缺乏科学性,诸多管理问题没有解决。1983年,中央决定停止职称评定工作,宣布了这一制度体系的终结。此后出现了第二个制度空白时期,这一

5、时期持续了三年。第三阶段是改革阶段从1986年开始,进行职称制度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专业技术职务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与行政职务并行,有明确的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资待遇,形成了集评价、使用、待遇三位一体的制度基础。这次改革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得到了公正的评价,提高了社会地位,得到了实惠,改善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但是,这一制度体系有三个致命的弱点:第一,专业范围太窄,29个职称系列难以涵盖不断发展的技术评价需

6、要,发展空间是封闭的;第二,评价、使用、待遇挂得太紧,客观上成为一种福利,逐渐偏离了学术、技术水平评价的轨道;第三,管理方式过于集中,管得太死,系列设置全国一支笔,职称的授予属于国家称号,既剥夺了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也难以与国际接轨,结果是路越走越窄。第四阶段是调整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职务聘任制与职业资格制双轨运行。为了避免第三次职称制度改革再走弯路,国家开始主动修补这一制度,正规的说法叫调整完善。重大的措施主要有四项:第一,建立与职务聘任制并行的职业资格制度。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

7、会制定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制订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1995年国家启动职业资格考试,到目前已经建立了54类(专业)的职业(执业)资格,这对维持职称制度的生命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对企业放开职称指标和结构比例限制。1992年,为贯彻《企业法》和中央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条例》,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主设岗、自主聘任、自主管理、自我完善”。1999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放开了。第三,修正职称工作的

8、基本内涵,工作定位从过去的以职务聘任为主,转向以人才评价为主,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规范的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制度体系。政府的职责重点转移到系统研究、建立制度框架、管理监督制度运行等宏观层面,逐步放开用人权。第四,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模式多元化、社会化;评价机构中介化;部分专业领域国际化。由于积极主动地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职称制度得以延续下来,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的职称制度体系,主体是清晰的,边缘是模糊的、开放的,申报权交给个人、评价权交给社会、使用权交给单位的鼎立态势逐步形成。目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