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

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

ID:36261485

大小:1.50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07

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_第1页
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_第2页
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_第3页
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_第4页
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秋咏月诗三首改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你知道“月”的别称吗?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诗词三首中秋咏月学习诗词的方法一、整体感知,理解大意;二、品味语意,想象画面;三、体会意境,领悟感情。十五夜望月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

2、陕西西安市。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1.“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2.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借景抒情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树栖鸦”创造了怎样的意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吗?指月光满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让人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中。中庭地白树栖鸦赏析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呱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

3、的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树栖鸦”三字,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广寒宫中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更显得悠远,耐人寻味。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发了入骨的思念,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赏析冷露无声湿桂花。湿:打湿。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形象地语言,进行环境描写。渲染了中秋望月、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委婉动人。“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露”与“

4、桂花”暗点了季节,照应课题《秋思》诗人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赏析不知秋思落谁家?间接抒情(“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品字十五夜望月写景1.地白夜静2.夜

5、冷花湿3.普天望月4.思随辉来意境清美思深情长抒情(情景交融)苏轼水调歌头词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也是格律诗。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曾在朝为官,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面

6、。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quèqióngqǐchánjuānshēngbǐngchén二、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寒:绮户:无眠:何似:婵娟:持。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象是。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听读想象诗人在月光下端着酒杯,昂头质问上天。听完朗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那几幅画面?诗人踏风而行,准备去看天上的宫阙。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随风而动。皓月当空,诗人望着低低的窗子无眠。品析全词讨论理解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1、词中两句“质问上天”表

7、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哪一句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结合小序谈谈“我欲乘风归去”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你能根据此小序的内容,判断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吗?1076年(丙辰)中秋节,41岁的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政治上不得意,与弟子由已经六七年未曾见面,心情抑郁不欢。在人间,作者孤独、寂寞,感受到的只是失意与别离的折磨讨论理解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天上与人间,幻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

8、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的心情之中。讨论理解质疑一、读上片,回答问题。3、最终词人有个怎样的决定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留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意思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