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

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

ID:36258731

大小:290.31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5-07

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_第1页
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_第2页
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_第3页
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_第4页
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关诵读的思考与建议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崔云宏思考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个诗人说过这样的话——“诗歌应该是一些种子,在别人的心底开花”。日有所诵,水滴石穿江楼有感【唐】赵嘏(gǔ)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相见欢【唐】李煜(y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2、、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关于诵读“万马齐喑究可哀”——诵读教学的现状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不容忽视,但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课上少朗读、不朗读的现象不在少数。国家语委检查团

3、曾经对部分省市师范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普通话检查,其中一项是朗读课文。结果,理科生读得层次分明、表达清楚的为数不多;就抽查的中文系学生,读得也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现象,中小学的语文诵读教学难辞其咎。数量少,此其一;其二,即使有朗读,教师也多让学生一读了之,缺少方法指导,朗读成了走过场,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关于诵读诵读:读出声音来;念。常用的诵读方法有朗读、默读和吟咏等。“朗读”就是大声读,这是早上学生读书的常见方法。它有三大好处,一是调动听觉记忆,有利于背诵;二是练习普通话口语,有利于读准字音;三是呼出胸腔积郁的废气,有益于健康。但这种读

4、法,需要字字读出,字字发声,速度较慢,而且因发声而抑制思维,不利于理解。关于诵读“默读”是日常诵读之法,只看书,不出声。这种读法比较灵活,速度可快可慢,快时可以一目十行,慢时可以细细品味。“一目十行”即常说的粗读、浏览。这种读法可以迅速捕捉信息,从整体上把握全篇内容,适合于非专业书籍、趣味性书籍、消遣性读物、报刊、专业书的第二遍阅读等。“细细品味”即精读,是研究性阅读,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归纳、综合,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把握,这是专业性书籍学习的常用方法,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常用方法。再就是“吟咏”或叫“吟诵”,也就是古人常用的摇头晃脑、慢条斯

5、理、或大声或小声的自言自语式的阅读。这种阅读适合于对诗词曲赋、艺术小品等美文的阅读,它往往不是一遍两遍,而是多次的反复吟咏,重在品味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味。对于语文教学来讲,这几种诵读方法都非常重要,往往是配合使用的。关于诵读谈到古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

6、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关于诵读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熟读成诵,既是语言的积淀,更是在与先哲前贤对话,其可汲取的营养是极其丰富而全面的:既有语言运用的艺术,又有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关于诵读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在他的著作《语感论》中有这样的论述:“语言决不仅仅是工具、载体,它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人学习、掌握母语的过程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而培养语感古今公认的最佳策略是“诵读”!古人说,

7、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ǎi)。意思是说,读书既是生活的需要,又富有各种情趣。加强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悠久的传统 其实,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诵读传统,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教弟子就用诵读法,《论语·子路》篇有“子曰:‘诵诗三百’”的记载。唐代的韩愈和白居易也非常重视诵读。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自己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在他的《与元九书》中更提到他读书读到“口舌生疮”的地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更是妇孺皆知。

8、关于诵读注重诵读是我们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徐世英先生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