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58381
大小:301.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5-07
《《离骚课件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反复诵读,把握诗文形象,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离
2、忧的意思。。。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思考:1、因为“蕙纕”、“揽茝”遭嫉、被贬,反映出怎样的现实?2、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讨论:3、第一段说“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第二段说“悔相道之不察,延伫乎吾将反”。这是否矛盾?不矛盾。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
3、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第二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进退来说的,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4、合作探究:一首诗是一个心灵活的雕塑,那么,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
4、的重用,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霸业,变革法度,励精图治,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的局面。他主张“美政”即“举贤授能兮,循绳墨不颇”以及民本思想。但是由于屈原的变革法度触犯了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贵族集团不断打压和排挤屈原,使他的“美政”政治思想得不到实现。后来屈原被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蕙纕”“揽茝”“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
5、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之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从这些句子可体会外表的唯美高洁。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是一位忧国忧民,洁身自好,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政治家和诗人。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提示】①人即使身处逆
6、境,也要为崇高的理想奋斗,决不动摇。②理想的道路是曲折,为了真理应不屈不挠。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高洁品质。5、研究性学习: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积累整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国历史上,屈原一样的爱国志士不胜枚举,查找他们的资料,从一个角度,写写你对这些事迹有何感想。题目自拟,不少于4
7、00字。2、《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喻指高尚德行)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喻指准绳、准则)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
8、⑤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⑦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情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