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58284
大小:5.85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5-07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基础知识应用领域喷涂设备施工工艺4123安全防护5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基础知识喷涂聚脲的定义喷涂聚脲化学反应原理SPUA技术优点喷涂聚脲发展历史4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5SPUA的种类6SPUA的性能7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8123喷涂聚脲:是由异氰酸酯组分(简称A组分)与氨基化合物组分(简称B组分)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喷涂聚脲的定义喷涂聚脲弹性体(简称SPUA)是一种A、B双组份、无溶剂、快速固化的弹性材料;A组份是由端氨基或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的半预聚物;B组分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的混合物,并不得含有任何羟基成分和
2、催化剂,但允许含有少量颜料和助剂;A、B组分在专用喷涂设备的喷枪内混合喷出,快速反应固化生成弹性体涂层。喷涂聚脲弹性体聚脲的化学反应原理聚脲化学反应原理不含催化剂,快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面上喷涂成型,不产生流挂现象,5s凝胶,1min即可达到步行强度。对水分、湿气不敏感,施工时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100%固含量,不含任何挥发性有机物(VOC),对环境友好。SPUA技术优点SPUA技术优点可按1:1体积比进行喷涂或浇注,一次施工的厚度可以从数百微米到数厘米,克服了以往多次施工的弊病。优异的物理性能,如拉伸强度、伸长率、柔韧性、耐磨性、耐老化、防腐蚀
3、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在120℃下长期使用,承受150℃的短时热冲击。可以像普通涂料一样,加入各种颜料、染料,制成不同颜色的产品。配方体系任意可调,手感从软橡皮(邵尔A30)到硬弹性体(邵尔D65)。原型再现性好,涂层连续、致密、无接缝、无针孔,美观实用。使用成套设备,施工方便,效率极高,一次施工即可达到设计厚度要求。SPUA技术优点SPUA技术优点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喷涂弹性体(包括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技术是在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聚氨酯、聚氨酯(脲)和聚脲三个阶段。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美
4、国聚脲协会对喷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的定义如下:喷涂聚氨酯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树脂组分(R或B组分)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异氰酸酯既可以是芳香族的,也可以是脂肪族的,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其中的R组分必须由端羟基树脂(例如二元醇、三元醇、多羟基聚合物多元醇等)和端羟基(芳香族或脂肪族)扩链剂组成,在端羟基树脂中,必须含有用于提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喷涂聚氨酯(脲)也叫杂合物,它是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树脂组分(R组分)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异氰酸酯既可以是芳香族的,也可以是脂肪族的,
5、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其中的R组分既可以是端羟基树脂、也可以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在树脂组成中,可以含有用于提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喷涂聚脲是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氨基化合物组分(R组分)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异氰酸酯既可以是芳香族的,也可以是脂肪族的,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其中的R组分必须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在端氨基树脂中,不得含有任何羟基成分和催化剂,但可以含有颜料和助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初期的喷涂聚氨酯弹性体(简称SPU)在
6、施工时,体系容易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湿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生成泡沫状弹性体,造成材料力学性能不稳定;聚氨酯/脲在树脂组分中引人端氨基化合物,能有效地阻止异氰酸酯与水分、湿气的反应,材料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系的发泡问题;喷涂聚脲弹性体(简称SPUA)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施工界的重大技术问题,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阶段体系名称A组分B组分主要优/缺点第一代喷涂聚氨酯MDI基半预聚物端羟基树脂、醇类扩链剂、催化剂优点:弹性好,耐磨性好,性能可调节范围宽。缺点:对湿气敏感,配方难度大,低温固化较慢。第二代喷涂聚氨酯(脲)MDI基半预聚物端羟基树脂、二
7、胺扩链剂、催化剂优点:性能可调节范围宽,固化速度可调。缺点:对湿气较敏感,低温固化速度稍慢。第三代喷涂(纯)聚脲MDI基半预聚物端氨基聚醚、二胺扩链剂优点:固化快,对温度/湿气不敏感。缺点:价格高相对前两者高。聚脲的发展历史年代国家重大事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Texaco(现Huntsman)公司DudleyJ.PrimeauxII率先研发成功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1991年北美地区北美地区进入商业化应用,显示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用户欢迎。1993年澳大利亚引进该技术,投入商业应用。1995年日本引进该技术,投入商业应用。1997年韩国引进该技术,投入商业应用
8、。20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