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25463
大小:98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2008年高一12月考(必修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7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东汉末年,刘备流浪到襄阳刘表那里,刘表问他俩儿子谁该继承自己的位置,刘备对刘表建议,万万不可立幼子,否则会引来了大祸。请问深深影响刘备的是A.王位世袭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郡县制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2、“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图1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4.图1是汉初实行的地方政治体制,从图中可以看出汉初继承了前代的①三公九卿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④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
3、、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6.传说香妃是新疆伊斯兰教创始人振罕帕尔的后裔,她的胞兄、叔父和堂兄曾协助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被朝廷褒奖,她也做了乾隆帝的妃子。请问当时乾隆帝决定发兵新疆的决策机构应是 A、军机处B、南书房C、议政王大臣会议D、内阁制图27、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进过程。图2所反映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8、在元朝,管辖今天温州市的行政区域是A、会稽郡B、越州C、浙江省D、江浙
4、行省9、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10.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态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图3是香港第一任总督璞鼎查和香港图3总督印,请问他们最有可能出现在A.《南京条约》后B.《中法新约》后C.《马关条约》后D、《辛丑条约》后12、“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5、”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国反侵略斗争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3、“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反割台斗争C、黄海海战D威海战役14.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D.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1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
6、战争B.抗日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日俄战争16.近代史上日本侵略军先后在中国创造了两次大规模屠杀事件,其地点是A.旅顺、南京B.青岛、南京C.威海卫、上海D.旅顺、广州17、“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内容发生在A、1840年—1842年间 B、1927年—1936年间C、1937年—1945年间 D、1946年—1949年间18、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枪炮价
7、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图4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9、图4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党的党员证,你认为应该是A.强学会的证件B.保国会的证件C.同盟会的证件D.共产党的证件20、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诗中的“武汉义旗天下应”发生在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21、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